周斌 鐘洋 趙爽 劉思超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會的發展,尤其是在勞動權益保護的作用,一直滯后于市場經濟。職能缺失削弱了議價能力,工會不能正常調整勞資關系,影響勞動生產率。本文用成熟工會的OECD中28國97—07年的數據,利用GMM對三個維度(長期性合同、短期性合同、解雇)刻畫的工會能力與生產率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的工會能力對勞動生產率的促進作用不同。工會在長期性合同角度的議價能力是最重要的。
商場現代化2012年29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