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聲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走在全省前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有多大?記者在對章丘市辛寨鎮的三個合作社的采訪中找到了答案:發展到今天,農民專業合作社儼然已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力軍。
一畝品牌鮑芹能多掙一萬多元
“吃鮑魚不如吃鮑芹”,如今,“章丘鮑芹”已是名聲在外。能在幾年之內迅速成長為一個知名品牌,鮑芹專業合作社功不可沒。
2010年6月,鮑芹產銷專業合作社成立,現在,合作社成員已由最初的5人發展到了100多人,合作社鮑芹種植面積已增加到了800多畝,入社社員比非社員農戶每畝芹菜能多掙一萬多元。
“沒成立合作社之前,我和村里其他人一樣,只種一畝多地的芹菜,就靠到集上零賣,一年也就掙個三四千元。”合作社最早的成員之一劉乃國對記者說,合作社成立后,統一種子肥料、管理技術,還統一聯系芹菜的銷售渠道。“我們一不愁種植,二不愁銷售,種植面積年年增加。”目前,劉乃國種了十幾畝芹菜,每年純收入二十幾萬元,家里早就買上了面包車,還打算給兒子在城里買樓房。
價格保護制度讓社員專心種菜
無獨有偶。在章丘辛寨鎮胡家村,記者見到了今年2月份建成的36座韭菜有機蔬菜大棚,大棚周圍種植著蓖麻,有防蟲作用,大棚之間種有綠豆、大豆等農作物,都是韭菜的肥料。
在有機韭菜種植基地,合作社成員胡丙加介紹說,合作社對成員實行價格保護制度,一斤普通韭菜的市場價如果是3.1元,合作社員就以3.5元的價格收購成員的韭菜;一斤韭花醬對合作社成員的收購價不低于2元,非合作社成員則不高于1.5元。現在,合作社成員種植一畝普通韭菜的純收入均不低于5000元。
今年61歲的胡丙加從事韭菜種植已有26年了,有著十分豐富的種植經驗。他告訴記者,種植有機韭菜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不僅要學習種植技術,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一座鋼筋混凝土墻、鋼管結構的大棚需要投入3萬多元。
胡丙加說:“這36個大棚的有機韭菜,在春節前就能上市了,價格預計在每斤60元—70元。有合作社開拓市場,銷路肯定不成問題,我們只管種好有機韭菜,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土地托管”省錢省心
記者在辛寨鎮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見到了“農機名人”紀經長。他是柳塘口村人,2009年,他帶頭成立了辛寨鎮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機車由20多臺(套)增加到192臺(套),并被評為“全省五星級明星合作社”。
今年,合作社在全鎮探索實行了“土地托管”新模式,全鎮5.3萬畝土地,有1.8萬畝土地被托管,柳塘口村土地已全部實現“土地托管”。紀經長告訴記者:“‘土地托管模式給農民帶來了許多益處。今年麥收中后期的一場大雨,使麥子大片倒伏,收割機每畝漲到150元甚至200元。而加入合作社,簽了土地托管協議的土地,就會享受即使小麥倒伏,也是每畝100元的優惠。”
紀經長還告訴記者:“實行‘土地托管前,農機與農藝脫節,各自發展,玉米播種時使用的是一種行間距,收割時又使用另一種行間距,造成收獲損失率增大。而實行玉米全程機械化的‘一條龍服務后,把行間距統一調整到65公分,就可大大降低收獲時的損失率。”
目前,章丘市辛寨鎮已經吸引了半數的農戶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農產品銷售額占到了全鎮農產品總銷售額的60%以上,已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