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完善我國節能服務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對國內外節能服務體系的研究,完善我國節能服務體系,促進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節能服務 節能服務體系 政策支持
一、國外節能服務體系
1.美國節能服務體系
從1973年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美國歷屆總統都把節約能源和開發新的能源作為促進國家快速發展的主要措施。美國政府設立能源管理部,是最主要的政府機構,具體負責美國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分國家(聯邦)和地方(州)兩個主要層次。美國能源部組織制訂了一系列關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指導性文件,美國政府制定聯邦能源管理計劃。美國環保署(EPA)和聯邦能源管理機構(FERC)也是推動美國節能工作的輔助部門。
在美國非政府部門在節能服務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溝通政府部門和市場的紐帶和橋梁。這些非政府部門主要包括科研單位、大學、實驗室,也包括一些相關的節能服務咨詢公司。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每年定期舉行節能服務公司和科研機構取得的成果。
美國政府在稅收和財政上都支持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用于安裝的節能設施可以免稅,美國能源部為各州及地方政府提供改善建筑隔熱的、用于項目談判的、技術評估的、項目管理的、信息交流的、宣傳培訓的資金;對節能研究單位提供資金支持,對取得重大突破的節能研究單位給與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美國以立法的形式制定相關耗能產品、設備、建筑物的強制性最低能耗標準,并高度重視加大節能執法的力度,通過基于市場的激勵機制對達到標準的產品進行激勵;并建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的相關法律。
美國節能服務融資渠道的多樣性是節能服務產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美國,節能服務項目融資除了包括常規銀行貸款還包括REEP專項基金。另外,只要是有聲望的節能服務公司拿出合理的能源審計報告和驗證測試計劃都能成為放款的依據。
2.日本節能服務體系
日本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節能管理和服務機構。
日本政府建立能源指定工廠制度,能源消耗大戶必須建立指定制度,即第一種和第二種能源指定工廠制度,對不同的指定工廠的節能管理采取不同的措施;建立能源管理師制度。
日本不斷完善節能法律法規,強制推動節能政策落實。為使節能工作更貼近實際,《節約能源法》予1993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2年、2005年和2006年被多次修訂,2006年修訂的《節約能源法》,更明確規定了21個特定產品的節能標準。
日本支持節能的財稅政策主要是資金補助、基金支持、稅收優惠及融資促進等政策。在國家預算中安排專門的節能資金,該預算納入“能源供需結科目”,主要來源于國家征收的石油煤炭稅;對引進節能設備的單位實施低息貸款,政府將為項目貸款進行擔保。
3.德國節能服務體系
德國政府在各地建立能源代理機構,代表政府提供節能咨詢和培訓服務,收集節能信息向社會進行傳播,并形成自上而下的節能服務體系;采取免稅、補貼措施,提高節能積極性,政府對熱電聯產企業及生產節能產品和設備的企業,采取減免稅政策,對采用節能設備的企業給予補貼,特別在融資方面,聯合銀行、利用國家擔保和補貼建立專門的資金工具,給予有限度有期限的貸款便利;建立合作網絡,聯合節能服務公司、工程師公司、管理部門和銀行等開展會議或展覽,城市小區、城市甚至區域與節能服務公司建立能源節約組合和合作關系,對合理利用能源、降低成本進行整體規劃和整體實施。
二、我國的節能服務體系的現狀
1.我國節能服務體系
我國2007年對能源法進行修訂,修訂后明確規定把能源節約作為各級政府考核指標;明確了國家實行促進節能的財政、稅收、價格、信貸和政府采購政策。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將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國家主要委托國家電網實施節能服務,國家電網是我國節能服務體系的主體,負責節能服務企業的成立;節能協會服務產業委員會是溝通節能服務企業和需要實施節能改造企業的橋梁,負責節能服務的宣傳工作向社會公布節能服務成果,負責向企業提供節能服務咨詢;第三方測評機構負責節能改造企業的節能情況,主要有一些節能研究機構組成。
2.我國節能服務體系存在問題
(1)是針對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卻明顯不足。比如,符合節能服務運作的稅收政策調整不及時;針對節能服務產業提供的財政支持不明確政府使用節能服務的示范作用不到位。
(2)是行業制度標準不完善,不利于節能服務產業規范發展。比如,缺乏節能服務效果評估制度,常引發企業糾紛;因缺乏節能服務公司資質認證制度,影響了產業信譽;節能產品市場混亂,節能產品標識不明確。
(3)是融資困難,不利于節能服務公司持續壯大。
(4)是節能服務人才匱乏.不利于提高服務質量。有大型工程項目經驗、可獨立設計大型工程項目的節能技術人才和對節能產業中某個專項領域有深刻認識、具有市場運作經驗的高端管理人才非常緊缺。節能人才匱乏,直接影響了節能服務的質量,導致客戶對節能服務缺乏信心。
(5)是大眾節能服務意識淡薄,不利于市場開拓。節能服務產業在我國尚屬新興事物,由于宣傳不足,公眾對于節能服務比較陌生,嚴重阻礙了節能服務市場的開拓;公眾對節能服務帶來的收益體會較少。對節能服務效果不了解,缺乏使用積極性;公眾對節能服務程序不了解,存有不信任心理。
三、我國推進節能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借鑒外國先進的節能服務體系經驗,對我國節能服務體系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構建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提供有力保障。國外節能服務體系發展的經驗表明政府在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初期都起著主導作用,等到其發展壯大以后才任由市場主導;進一步明確節能服務公司的適用稅目、稅率和計稅依據,允許節能服務公司靈活納稅;對于實施節能項目卓有成效的節能服務公司、有效提供投資的金融機構、為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積極使用節能服務的部門機構等實行政府財政獎勵。并大力宣傳,全方位提高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的積極性;政府帶頭使用節能服務,發揮示范作用,政府部門節能潛力巨大,應帶頭引入節能服務、發揮示范作用。
二是建立行業制度,實現節能服務產業規范發展。建立節能服務公司資質認證制度,規范產業準入門檻;制定和實施統一的節能服務行業自律公約,促進節能服務機構的溝通與合作;加強對節能產品的認證,節能產品必須標注節能級別。
三是促進融資形式多樣化。政府可為信譽良好的節能服務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可使銀行簡化貸款手續;中小型節能服務企業可以通過改組成股份公司后到創業板上市融資;繼續加強國際投資合作,國際投資一直是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資金的主要來源。
四是培育節能服務人才,建立專業化節能服務隊伍和能源管理師制度。增設節能服務專業,培養節能人才,比如在在技術學院中設置節能專業培養應用型節能人才,在高校、研究中心中培養研究型節能人才;建立能源管理師資格認證體系,根據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決定需要多少能源管理師。
五是加大宣傳力度,開發潛在市場。通過發展節能服務網站,開辦典型案例展銷會;舉行以宣傳節能服務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或大型節能服務知識競賽;開展節能服務體驗活動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真正讓使用節能服務的觀念深入人心;節能服務公司要發揮主動性、有針對性地上門宣傳和推廣,主動爭取機會。
參考文獻:
[1]孫晶.美國節能服務回顧及對我國的啟示[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4(02)
[3]王昕.推進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對策研究[D].青島: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09
[4]崔洪坤.日本節能法及相關法規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0
[5]陳立欣.日本節能政策與實施[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6]常燕,陳武.國外節能服務體系建設經驗及啟示.新能源導刊[J],2011(03)
[7]王昕.構建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支持體系探討[J].中外能源,2009(10)
作者簡介:張紅,女,武漢理工大學,教授,遼寧沈陽人,漢,1969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