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我國政府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對現代物流業提出的規劃和目標;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又提出了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目標,這標志著我國在“十二五”期間物流業的發展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在這種發展機遇下,從區域經濟方面對區域內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6.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6—0037—03
哈爾濱市的區域物流體系建立對于提高整個哈爾濱市區域物流活動效率、保障生產和消費環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哈爾濱市地處東北亞地區的地理中心,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工業基地,發展現代農產品物流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產品物流主體分散經營
農戶和農業生產企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個體經營戶、龍頭企業、第三方的物流、農產品供銷社和行業協會等都是農產品物流的主體。從其歷史發展進程來看,農產品物流的主體主要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首先是分散和自組織階段,物流的主體主要是生產者和中間商的自營形式;第二個階段是專業與社會化的階段,主要是專業化的運輸企業、物流企業和其他一些綜合性的物流企業等形式。專業化的物流企業是指專門從事某一物流活動的提供或者從事某一具體的物流行業服務或者是某個特定產品的服務的物流企業等;綜合性的物流專門企業則是指第三方的物流企業及相關組織,主要為顧客提供物流全程解決方案。
哈爾濱的農產品物流處在發展階段,物流活動分散,自成一體,本身的專業化和社會化程度低,主要表現在農戶自產自銷、自主經營,其專業的農產品物流起步較晚,批發市場和加工企業建設不完善等幾個方面。
(二)農產品物流節點布局不合理
哈爾濱農產品批發(集貿)市場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城區農產品批發(集貿)市場108處,其中農村集貿市場81處。其中,哈南農產品物流中心是以果蔬、農產品、服裝等生活資料的運輸、批發和配送為主的,設有果蔬交易區、招待所、商業門店、停車場、交易大廳等,還有微機室,農產品農藥殘留物檢測所等等。哈爾濱全市批發市場以集貿或小型市場為主,大型的、區域性的集貿和配送中心嚴重不足。
從哈爾濱市城區的物流農貿市場布局來看,市區的農貿市場分為三級,但其中布局不清晰,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哈爾濱作為東北地區北部重要城市的區域物流中心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優秀經驗。以日本為例,日本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一般分為三個層次:中央級批發市場、地方級批發市場和小型批發市場等。這三個層次不僅存在規模上的區別,還有區域上的劃分。
從哈爾濱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來看,分工不明確、“小而全”的現象仍然存在。專業批發市場以糧油、果蔬為主,且物流功能極不完善,設施落后,而且有些存在重復建設的情況。區域性質的大型批發市場也只存在幾家,與其配套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也嚴重缺乏。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哈爾濱市的農產品物流批發集貿市場的建設落后,管理標準缺乏一定的政策法規的束縛,同時農產品市場中檢驗檢疫手段不完善,影響了農產品市場規?;蜆藴驶l展。
(三)農產品物流運行方式落后
農產品運輸過程中,首先是農戶在農田進行采摘,然后進入市場。其在運輸、包裝、流通、加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都比較落后。許多農產品采摘后只經過簡單的包裝便進入了市場,使得在運輸過程中,農產品的損耗率較高。同時,運輸過程中僅僅采用普通汽車的方式代替原有的落后運輸方式,但是產品的保鮮、保溫、低溫及集裝箱方式的運輸方式沒有普及,處于起步階段,使得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損耗率較高。哈爾濱市農產品加工水平在全國處于中上的水平,其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信息技術方面,哈爾濱市的農產品物流信息管理方面存在信息資源匱乏、渠道不流暢、網絡建設不健全等問題,影響了其物流產業的發展。
綜上,哈爾濱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功能不完善,農產品物流經營主體分散和物流節點布局不合理等等。由此可見,哈爾濱市的商戶與物流的主體、流通渠道以及物流的功能活動不能很好地實現有效對接,還未形成成熟的區域性物流體系,信息溝通渠道建設不完備,導致了物流體系的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從而影響了農戶和農產品經營者的收益,限制了哈爾濱市農產品物流體系及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對策與建議
經濟基礎、管理體制、營銷意識觀念、產業環境及發展歷史、地理狀況等諸多方面影響著哈爾濱農產品物流發展。因此,當地政府在制訂經濟政策和產業規劃的同時,應該充分的考慮地區的實際情況,統籌發展,多種方式共同經營,積極的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以促進現代農產品物流的發展。
(一)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從歐、美、日、韓等發展國家農產品物流的成功經驗來看,政府部門都發揮了宏觀調控作用,都在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長遠規劃,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法制法規、營造良好企業環境、培養市場主體、加強物流市場的監管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哈爾濱市在建設農產品物流市場時,應多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同時,結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健全法規,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對現代物流和農產品物流的認識
物流行業的發展要充分發揮高等院校、行業組織和政府主管部門的宏觀調控,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教育和多種短期的培訓,加大宣傳的力度,提高全民對物流產業重要性的認識。因此,要從幾個方面提高全民意識:首先,政府部門應當充分認識到農產品物流產業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重要性和農產品物流市場發展的落后性。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哈爾濱市“三農”問題建設的迫切性和發展農產品物流對于“三農”的解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當從本市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農業發展的現狀和經濟實力,制訂出符合實際的產業規劃及政策。其次,加強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對物流產業利潤促進重要性的認識,加強企業自身經濟發展需要,主動采取先進物流技術、科學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術等等,以促進企業物流活動的正規化、標準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節約生產成本,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
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快速高效發展的前提是良好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是由經濟發展的制度、政策的軟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硬環境組成。物流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因此,哈爾濱市應加大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強建設。同時,政府部門可以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的背景下,爭取國家資金的投入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更為重要的是要改革投資融資機制和基礎設施管理的制度,利用好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
(四)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切實抓好交通設施建設。突出大通道建設,實現聯線成網、內外通暢。公路方面,加快城市出口公路及高速公路相互立交建設,推進繞城高速以外的環形路網建設,完善支撐“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的路網體系;加快哈西客站、哈西公路客運樞紐站、南崗公路客運樞紐站(擴建)等重大交通樞紐工程建設,實施不同運輸方式的旅客“零距離”換乘目標。到2015年,城市道路長度達到1 500公里,道路面積達到3 120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8.5平方米,道路完好率95%。
未來的公路建設要以高等級干線網的建設為主,重點加強區域之間、城市之間的公路聯系。加強農村的道路建設,確保農產品能夠及時快速的運出,在市場上實現其自身價值。鐵路方面要推進城際高速鐵路建設。同時,要加快機場擴建及松花江水運航道、港口建設。
(五)加大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節點建設力度
當前,哈爾濱市的農產品物流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物流管理水平低下,服務能力差,其農產品倉儲、冷藏、保鮮和信息技術的利用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這方面可以借鑒荷蘭和日本在建立綜合型、專業型物流中心的經驗,依據當地的實際發展需要,推動農產品大型物流中心方面和大型批發市場的建設,加快區域性的倉庫、保鮮中心、冷藏中心的建設。同時,加快縣級的農產品配送中心的建設。在城區內加緊建設農貿市場,建立零售和批發,綜合和專業相配套的市場體系。大力建設農產品加工及配送中心,尤其是針對大型連鎖超市的加工配送等。
(六)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公用物流信息平臺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物流發展的生命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發展不能缺少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此,應當加快建設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完善全市物流信息體系及網絡的建設。加快市內的寬帶網絡、城市寬帶和政府專用網絡及公共服務信息網絡建設,整合優化市內的數據存儲網絡和傳輸網。逐步實現全市的電信網絡、有限網絡和計算機網絡的三者融合建設,同時加強網絡及信息傳輸的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同時,政府部門還負責制定公用信息物流平臺建設的具體標準和規范,以解決信息存在的共享和具體定價問題。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周期長、投入大、回報晚、社會效益大于公共效益等特點決定了其需要政府投資。但是,由于政府經濟的有限性,需要社會資金的投入,所以,政府部門應當在這個過程中統一規劃和協調,充分發揮政府的資金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金準入,實行股份制。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需要借鑒公路等類似的公共資源的運營原則,政府引導,行業監管,物流企業自主運營的模式。通過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和行業協會的標準,引入行業的準入機制和會員管理平臺,對于加入的企業會員,網絡平臺可以在一定的基礎上收取用戶的服務費、租賃費和廣告費等盈利方式加強平臺的自主經營,提供有償服務。
(七)逐步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業壟斷,改變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
首先,對物流產業的資源壟斷部門進行市場改革,重點是運輸行業和服務業。加快鐵路、公路、航運、水運、倉儲等行業的體制改革,使物流的相關資源進入市場運營狀態,同時引入競爭機制。其次,避免地方保護主義。應當嚴格遵守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允許各類國內外的物流企業進入哈爾濱市場,要對其他市縣的物流企業開放物流市場。
(八)加強物流教育和基礎研究,加大物流專業人才的培訓力度
哈爾濱市農產品物流市場發展緩慢與當地的物流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缺乏有極大的關系。對于一個發展中的物流企業來說,擁有具有先進物流知識和管理知識、信息技術的人才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有優勢。為解決這個物流專門人才不足的問題,哈爾濱市應當加大投入教育培養力度和培訓中心的建設,加快人才培養。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己經在物流師及物流經紀人培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物流產業的專門培訓教育是農產品物流專門人才快速成長的手段,值得推廣。
結束語
哈爾濱市在農產品物流產業的發展中,應當立足哈市的實際,進行調研,對哈爾濱市農產品物流市場科學規劃。這是當前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對于哈爾濱市乃至黑龍江省的經濟建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近幾年哈爾濱市在農產品物流產業方面已經有了較大發展,但是仍存在很多問題,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決。
參考文獻:
[1]武友德,潘玉君,吳映梅,等.區域經濟學導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56—161.
[2]李莉.中國物流產業發展[M].武漢:中國地質出版社,2003:6.
[3]靳為公.青島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和區域物流中心城市的構建[D].天津:天津大學,2006.
[4]李希成.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的關系研究與建模[D].重慶:重慶大學,2006.
[5]趙啟蘭,王耀球,劉宏志.基于趨勢的區域物流規劃的定位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6]劉明菲,李蘭.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互動作用機理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07,(3).
[7]王利,韓增林,李亞軍.現代區域物流規劃的理論框架研究[J].經濟地理,2003,(5).
[8]高志剛.區域經濟差異理論述評及研究新進展[J].經濟師,2002,(2).[責任編輯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