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保制度是社會救助制度的核心和基礎,經過十多年來的發展,其在保障城鄉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存在著救助標準偏低、覆蓋面偏窄制度分割等問題。本文引入低保救助力度系數,對內蒙古地區城鄉低保制度救助力度進行研究。
[關鍵詞]社會救助 城鄉低保 救助力度系數
一、內蒙古地區城鄉低保制度實施現狀
內蒙古城鄉低保制度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其框架已基本形成,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權益初步得到確立,救助力度也在持續增強。覆蓋率指標方面,截止到2012年內蒙古地區城市低保人數為829853人 ,農村低保人數為1154942人。城鎮低保覆蓋率近四年基本保持在6.2%左右,呈現小幅的增長趨勢,2009年達到最高的增長率為6.47%,制度運行整體穩定;相比城鎮低保覆蓋率數值,該地區同期農村低保覆蓋率均值達到7.5%, 2010年增長幅度高達11%,農村低保保障程度在逐步提高,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低保制度的擴面提供了經濟支撐。
保障標準方面,2012年3月統計數據顯示城鎮保障標準為330.34元,農村標準為180.96元(見表1)。12地市城鄉低保保障標準比較中,看以看出,城鄉低保標準之比近2:1,城鎮標準中,數額在400元以上的只有鄂爾多斯一個地區,300元~400元的區間地區有7個,4個地區的保障標準在300元以下;農村地區中,保障標準在300元以上的地區有鄂爾多斯和阿拉善盟兩個地區,標準在200元~300元區間的地區有兩個,低于200元的地區有7個,城鄉低保標準偏低制約著制度的覆蓋率的擴大。
二、內蒙古地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力度分析
城鄉保障標準值客觀上難以反映低保制度的保障力度,通過引入低保救助力度系數對城鄉低保救助力度進行比較;
農村低保救助力度系數(σt):
其中,σt是第t 期救助力度系數; Nt 是第t 期農村名義低保標準,即農村低保人口實際領到的救助金額;It-1是該省份第t - 1 年農村人均收入。農村低保救助力度系數(σt) 反映了各地區政府對農村低保人口的救助力度。通常來說,上一期的農村人均收入It - 1是已知的。某地區的平均工資基本上可以反映該省的經濟發展的水平。
本部分σ11、σ12分別表示2011年內蒙古城鄉低保救助力度,可以看出,城鎮低保救助力度系數值最高的地區為興安盟的0.2815,數值在0.2以上的地區有8個地區,0.2以下的地區4個;農村低保力度比較中,整體數值高于城鎮城鎮數值,最高的地區是阿拉善盟,數值為0.5161,數值在0.4-0.5的地區是鄂爾多斯,有六個地區屬于0.3-0.4這個區間,救助力度在0.3以下的地區有三個,數值最低的地方是巴彥淖爾市,為0.2195,較之其他地區,這表明該地區城鄉低保救助救助的力度偏小,從全區總體上分析,低保制度從實施以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一種制度化的措施保證了困難群體的維護基本生活的權利,但目前還存在著保障水平相對較低、以致覆蓋面相對較小,困難群體沒有全部納入到制度中來。
表 2011年內蒙古個地區城鄉低保救助力度
資料來源:2007-2010年內蒙古統計局、國家民政部資料整理而成
綜上得出,內蒙古城鄉低保制度在實施效果上救助力度在逐步提高。但總體上,各地市的低保標準存在差距,個別地市農村低保標準的差距與經濟發展的差距不相稱,反映出農村標準制定偏低傾向。建議這些地區民政部門應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制定相應的名義低保標準,保證當地農民實際享受到的福利不應低于名義低保標準,在經濟相對欠發達、政府財力相對較弱的邊遠地市,自治區財政應加大財政支出的力度,首先,通過轉移支付的形式給予資金上的支持,逐步提高其救助標準和保障水平,逐步按區域統籌低保標準,減小地區間的低保標準差異。其次,要建立標準的協調增長機制,各地市標準的提高應做到協調,統一,并能根據物價的變動進行動態調整,避免應經濟發展不平衡而進一步拉大地區間的保障水平差距。再次,制度的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做保證,落實好相關配套政策,保證制度的規范運行,減少制度實施中應人為的因素影響而導致制度運行出現偏差。
參考文獻:
[1] 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 (救助與福利卷)[M].人民出版社,2011
[2] 張秀蘭.當代中國經濟增長熱點問題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
[3] 張平. 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方式相關問題解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4 期
[4] 祝建華.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調整與轉型---地方實踐與制度重構[J].學習與實踐,2010.9
[5] 內蒙古統計局:2010年經濟統計年鑒
[6] 何平、華迎放等著.城市貧困群體社會保障政策與措施研究[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年
[7] 宋鳳軒、谷彥芳、楊文杰.城鄉統籌視角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M].河北大學出版社.2011年
[8] 王增文.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濟貧效果實證分析——基于中國31 個省市自治區的農村低保狀況比較的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第12期
作者簡介:付云飛性別:男籍貫:內蒙古豐鎮市出生年月:1999.06.29學校:河北大學學院專業:管理學院 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