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松
[摘 要]近年來,民營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趯Σ糠置駹I集團企業實際調查并結合江蘇鑫皇集團財務管理實際,文章分析了我國目前民營集團企業現金流管理現狀,并提出優化其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下 民營企業集團 資金集中管理創新
一、民營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大多民營企業財務控制存在突出問題:一是企業集團資金集中化不高,內部資金配置效率低下,整體管控協調能力較差,因現金流問題而破產的不在少數;二是沒有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體制,導致缺乏資金使用情況的分析反饋;三是財務預算控制不完備,缺乏信用記錄的不斷完善。
國家宏觀調控依然嚴峻,中國經濟今后走向仍不明朗,國家貨幣政策忽松忽緊,對未來政策的把握不定將是今后的一種常態。在這種常態下,對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加強集團財務集權化向資金集中化管理邁進,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
二、現有財務集權管理模式的優勢與局限性
1.優勢分析。對于集團而言,能夠站在集團的戰略高度制定政策,政策的落實過程中能統一指揮,發揮協同效應;能夠實現集團財務資源的合理配置與迅速調度,進而有效控制財務風險;能夠統一調劑資金,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利用效率;能夠及時掌握子公司的情況,對重點業務集中優勢資源進行管理,從而降低集團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2.局限性分析。目前,民營企業集團在投資、融資、資本運營、財會機構管理等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集中優勢,但從財務管理的角度進一步分析,集中管理還應達到數據集中、核算統一、實時監控、事前預測、事中控制的功能。民營集團企業在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1)資金管理各自為政,缺少管理體系。除了民營企業集團的資金相對集中外,集團其他成員單位的資金分散在各地的數十家銀行賬戶中。一方面某些成員單位有大量的閑置資金沉淀在銀行,另一方面部分成員單位資金緊缺,需要大量貸款,形成“存貸雙高”局面;一方面某些成員單位融資能力強,授信額度高,另一方面某些成員單位融資能力低,企業發展受到限制。
集權管理帶來的一個負面影響體現在子公司經營者的管理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被壓抑,財務管理會產生對總部的依賴性,部分成員單位在資金的運營上缺乏有效創新。
資金集中管理體系的缺失,已成為集中管理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一個瓶頸。
(2)預算管理薄弱,資金集中度不高。傳統的管理模式在民營企業集團中仍占據主導地位,經營指標是集團考核子公司業績的主要手段。預算管理薄弱,財務管理主要還是事后管理,如側重于業務規模和利潤指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盈虧情況、資金占用情況與上年同期的比較分析等。對于資金使用從計劃、執行到分析、反饋的過程,缺乏有效管理手段。
(3)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數據的分析利用集成度不高。集團內部存在各式各樣的信息系統,財務的、業務的、綜合管理的、人力資源的等等,每個系統中都有大量的信息,但需要對一些重點問題進行分析時,仍存在信息不全、數據無法提供的情況。管理者對內部情況的掌握,還要依靠看報表、聽匯報的傳統方式進行。信息的不集成,以及傳遞中的滯后性、失真性都給決策帶來了障礙。
三、從集團財務集權管理到資金集中管理的措施——資金管理中心的構建
1.資金集中管理的模式選擇。資金集中管理的模式主要有統收統支模式、撥付備用金模式、內部銀行、資金結算中心、財務公司以及現金池模式。
許多民營集團處于資金集中管理的起步階段,需要結合實際選擇合適的模式:
(1)統收統支模式。在該模式下成員單位不單設財務部,成員單位沒有二級賬戶,資金由集團統一審核支付,具有集團全面控制,成員單位積極性靈活性差,整體效率不高的特點。適用于集團總部管理同城或相距不遠的非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
(2)備用金模式。在該模式下成員單位不單設財務部,成員單位有二級賬戶,資金由集團統一審核支付,具有一定靈活性,但總體效率仍不高。適用于集團總部管理同城或相距不遠的非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
(3)結算中心模式。成員單位有自身財務部,成員單位有二級帳賬戶,可由成員單位自行審核,成員單位有財務管理權,收支兩條線管理可真實反映財務狀況,有利于提高資金效率、降低資金成本、減少財務風險。結算中心模式適用于成長速度較快的中大型企業集團。
2.加強民營企業集團資金管理中心的角色及功能分析。民營集團通過成立資金管理中心行使結算中心職能,資金管理中心是由企業集團內部設立的用于為成員單位辦理現金收付、往來結算和存貸款業務管理的專門機構,它不是一個獨立核算、自付盈虧的經濟實體,也不同于財務公司的以盈利為目的的運作模式,而只是一個為集團下屬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是集中集團資金優勢,加快資金周轉,防范資金風險,降低資金成本等。
3.提高民營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創新理念。為適應建立集團化經營管理模式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客觀需要,要求財務管理工作必須實現理財觀念創新。
財務制度創新。要建立科學高效的投融資決策制度,體現資金集中管理理念,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投資效益;要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制度,采取科學的風險管理技術手段,有效規避風險。
管理手段和方法創新。要建立以集團公司本部為中心,以預算管理為龍頭,覆蓋所有經營業務多功能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推進集團化、科學化、定量化的財務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要注重引入財務管理模型進行決策分析,把握經濟行為的規律性。財會人員知識結構要創新。財務管理創新要求財會人員的技能更強、知識面更寬、規范性更強,因此特別要注重提高知識更新能力,尤其是金融知識、法律知識、信息技術、WTO相關知識;注重提高溝通協調能力,善于處理集團內部不同成員企業間的利益關系。
綜上所述,資金集中管理,集中的不只是資金,管理理念、機構崗位、信息系統、制度規章等等都在向中心靠攏。在資金管理中心的建立之初,各項職能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需要圍繞“中心”,把握“重點”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工作基礎規范》,1996.6
[2]周殿林.《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2004.11
[3]劉濤.《我國企業集團財務預算及資金集中管理有關問題研究》.2005.10
[4]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大學會計學系.《現金流量控制系統—理論、模型與案例》.2005.12
[5]張斌.《企業集團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分析》.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