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中
股市仍在調整,新股還在發行。有人認為,目前行情不盡人意,似應少發或停發新股。但證監會表示,不會控制IPO的節奏和數量,要由市場接受的程度而定。當前上會的有700多家,總計有1000多家要發行。客觀上來說,新股為申請上市成功,在新政下,多少都會同意或承諾分紅。故又有人認為,證監部門只要把握申報材料的不虛假、可靠即可,而真實材料卻需保薦單位、保薦人和申請公司作出并對其承擔主要法律責任。證監部門的重點是監管從上市申請至日后的公司運營之合法合規性而不是前者。現在新股發行持續,客觀目標實際是改變上市公司大部不分紅的狀態。與此相應的舉措便是最近新出臺的退市補充規定,如:利潤長期低于1000萬元,會經歷特別警告、暫停上市處理,最后終止上市;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面值也將終止上市;連續120個交易日成交上海低于500萬股,深圳低于300萬股,也會被終止上市。這兩方面措施的有機結合,是股市的新陳代謝,吐故納新,是建立吸收分紅的優質上市公司、同時清退不合規又不分紅的上市公司的合理機制,是使股市真正成為投資市的實質舉措和有效方式方法。時機的選擇值得稱道。
中國改革已三十年,遇到了發展之瓶頸,客觀上要求改革須深化。這就需要人們把“穩中求進”的追求目標思維也作深化的轉變,就是說還按原先的、熟悉的思維模式考慮問題是不適時宜的。
我國正在走向海洋大國,這在客觀上要求投資和擴內需的重點由陸上轉向海洋。因此,應特別注意在此一過程中股市的國防軍工板塊、海島基建板塊、石油天燃氣可燃冰開采板塊、其它領海資源開發板塊、南海及其它領海開發生活物資和后勤供應板塊,尤其是這些板塊中的新股。事實上南海最近是重中之重。不僅行政上已有設三沙市之舉,中央軍委也有設立相應軍事機構、軍事組織之部署;廣州軍區空軍南海運油演練;而且中海油也開始著手在南海聯合開發并對外招標。更明顯的是中國海監巡航南海且編組演練至南沙群島,對島礁近距離地觀察,發現侵權目標,即采取應急措施:喊話、拍攝取證等等,這些巡航自2007年以來就有,近期有所加強。現在每天六艘海監船、三架飛機,每月三次,每次十天左右。定期巡航既宣示了主權,又顯示了執法權,對預防危機(侵占島礁和建筑海上平臺)有很大現實意義。相對其它國家的巡航規模,我國雖有3900多噸的船艦,但顯得略少。在形成規模后,對護衛海防和資源開發會發揮更大作用,還有,科研開發和海監執法相輔相成,要制度化、常態化。我們也注意到,前些日子國家發改委批準兩廣各一精品鋼鐵廠項目,正在上馬,對南海防衛和開發的作用不是一目了然了嗎?更有,最近在韶關新部署一導彈旅,加強南海海防毋庸置疑。
針對我國加強三海(南海、東海、黃海)海防及資源開發,美國人完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他們的神賜財富為主導到處擴張,卻用此來衡量中國自力更生走向海洋強國的正義民族復興,不但給中國扣上門羅主義(對周邊海洋鄰國采取霸權、強權手段)的帽子,而且還糾集22國以空前規模搞海上軍演。僅今年美國在亞太地區77場軍演中就主導了39場,超過50%。明明已從頂峰開始走下坡路,卻在那里張牙舞爪,而實則是色厲內荏、外強中干。當前,中國仍在可控下穩中求進,無庸諱言,全球經濟再次面臨下跌壓力。中國的主動下調正是在此種國際環境下的以退為進。
所以,從為實體經濟更好地服務出發,股市新政下的新股發行和退市新規恰是以退為進在虛擬經濟的另一種運用。
(作者系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員、民盟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