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摘 要]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勞動者年老后的生活質量。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就業形式的靈活性使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跨地區流動日益頻繁,大量農民工跨省流動就業,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困難的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本文旨在分析我國養老保險轉移問題的法律性質,為讀者更好地理解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提供若干意見。
[關鍵詞]養老保險 轉移接續 統籌層次
一、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概念
養老保險,是指一個國家統一實施的旨在使特定社會成員在達到一定年齡、喪失勞動能力、退出社會勞動過程時能夠獲得維持基本生活的一定收入來源的社會保險方案。
由于社會保險都與社會利益有直接關系,因此養老保險具有強制性特征,參保人與社保機構之間的權利義務由國家法律規定,而不是基于當事人之間的相互協商。當養老保險關系發生變更或者終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辦理有關轉移手續。養老保險還具有唯一性的特征。勞動者的養老保險關系只有一個。因此,當勞動者社會保險繳費中斷或者勞動者職業發生變化的時候,原來的養老保險關系予以續接,不需要重新建立新的養老保險關系。
養老保險的原理決定了養老保險的時間跨度很長,而參保人職業生涯中的工作單位、工作地區、職業等都有可能發生變化,這些變化都會涉及到養老保險權益的轉移接續問題。需要面對這一問題的群體主要集中在:破產企業的職工;由于企業改制而發生勞動關系變更的勞動者;機關事業單位轉入企業或自主創業人員;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農民工等。
因此,一般而言,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泛指已參加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基于種種原因發生職業或者工作地區的變動,為了達到累計計算其繳納養老保險年限而將其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新就業地社保機構的法律行為。
養老保險的轉移接續涉及到轉移收入和轉移支出兩個方面。轉移收入是指劃入參保人轉入地的養老基金賬戶。轉移支出則是轉出地劃出的養老基金賬戶。養老保險統籌是社會保險管理機構統一征集、管理、調劑養保險費用的制度。“實行社會統籌,根據全社會的平均‘負擔率,計算出一個供全社會、各個企業普遍適用的‘統籌率,集中至專門機構進行再分配,可以有效解決企業之間負擔畸輕畸重的問題。”
在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個人賬戶是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每一個參保人建立,記錄單位按規定劃轉的養老保險費和個人繳納的全部養老保險費,作為參保人退休時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依據,個人賬戶在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時是可以繼承的。個人賬戶基金由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管理。
二、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特點
從理論上而言,養老保險的特點直接決定了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是廣覆蓋、低費率的法律行為。(1)廣覆蓋。養老保險作為一種社會方案,應當包括全體勞動者,即每個勞動者都有權利獲得他們年老時所需要的生活補償。因此,我國勞動部于1995年5月特別制定《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計劃》,確立到20世紀末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適用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的養老保險制度的目標,這可以概括為“廣覆蓋”。因此在具體制定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的時候,不得不考慮不同職業身份和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性。(2)低費率。養老保險的公益性決定了個人在養老保險費用負擔中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個人繳費有利于減輕社會壓力和國家財政負擔,完整體現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結合原則,增強個人的責任心和自我保障意識。當養老保險需要轉移接續時,個人繳費賬戶全部轉移,是對勞動者個人財產的保護。
從實踐層面上而言,養老保險轉移接續作為實施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原因在于參保人基于某種理由,需要到另一省、市、自治區,包括省內的省、市、縣、區之間(空間變動)或者從機關事業單位轉入其他職業工作(身份變動);第二,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對象包括養老保險關系和養老保險資金,兩者同時轉移,而不能單一進行轉移;第三,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目的在于申請人在各地、繳納的養老保險記錄累計計算,確定其繳納養老保險年限。
三、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性質
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是由政府主導的法律行為。就其本質而言,它是由國家強制實施、勞動者申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之間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手續的三方行為。
從世界各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發展歷程來看,養老保險制度大都是國家強制實施的社會保障制度。由于養老保險的設立旨在為勞動者在年老時提供必需的物質幫助,具有社會公益性的特點,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社會福利待遇水平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它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標志,因此,建立有效的養老保險體系是國家和政府的天然職責。
在各項養老保險制度建立的同時,如果在轉移接續時出現諸多障礙,勢必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不利于保護勞動者的養老權益,從而違背設立養老保險制度的初衷。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催生了勞動力的大量流動,跨統籌區域就業時養老保險關系能否順利實現轉移接續牽涉到每一個流動就業的切身利益,國家和政府有義務為勞動者暢通渠道,真正實現勞動者養老權益的保護和各個統籌區域之間利益的平衡。
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前提是當勞動者跨地區就業時提出轉移接續的申請,根據相關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個人賬戶的全部儲蓄金額和統籌賬戶的部分金額可以跟隨勞動者進行跨地區轉移。不同統籌區域之間有義務根據勞動者的申請,做好賬戶資金的累計和登記。由于地區之間存在差異,統籌賬戶的轉移接續還會影響各統籌區之間的利益平衡。此時,國家、政府需要對不同統籌地區之間加大財政上的扶持,從而縮小地區差異,這樣才能保證勞動者養老權益的無障礙轉移接續。因此,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從法律角度而言,是一個公法強制行為,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政法律行為。
參考文獻:
[1]種明釗,許明月.《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頁
[2]王明海..新形勢需要強化對社會保險關系的認識.經濟縱橫,2002年第6期
[3]李順民,楊清源.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問題研究.社會保障研究,2008年第1期
[4]種明釗,許明月.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頁
[5]《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