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奇
本周,在電商圈里事業心最強的非淘寶網莫屬了。說淘寶事業心最強,理由有二:其一是淘寶生態農業頻道的悄然上線,這意味著淘寶網的網絡交易版圖已拓展至農業領域;其二是天貓書城大門開啟,此次上線的天貓商城囊括了50家國內外出版社、20余家獨立B2C購書網站的1000多家圖書網店,這不禁為正紅火的網絡書店添了一把薪柴。
從信息平臺到交易平臺的轉換,淘寶費盡了心思,這回再次深入農產品和圖書兩個細分領域,也表明了淘寶意欲構建多領域垂直化電商平臺。對此,當當網相關負責人表示,看到天貓書城的上線是十分高興的,并稱今后在圖書銷售方面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但沒多久當當網的圖書促銷活動就撲面而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電商企業的擴張舉動,將會引起新一輪的價格混戰。
然而,如今再談到電商價格戰,消費者們往往不再欣然加入,反而冷眼相待了。事實上,電商企業的促銷活動此起彼伏,一家電商的優惠促銷活動還沒結束,新的優惠活動就已出爐。翻翻微博,就能看到消費者對電商促銷的抱怨,電商促銷是一波比一波便宜,早先屯的便宜貨沒過幾天就有了新折扣。
除此之外,持續的價格大戰中,消費者利益也屢屢受損。有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電子商務投訴呈上升趨勢,其中1月投訴為8240起,2月投訴為11380起,3月投訴為13920起。其中,當當網、買特網、淘寶網、京東商城、俏物悄語、唯品會、亞馬遜、1號店、蘇寧易購、易迅網都成為“十大網絡購物熱點被投訴企業”,投訴的熱點內容包括售假、售后服務、賬戶信息被盜、貨不對版等。
不管電商企業為了掙人氣、搶地盤,使出何種手段,價格戰這種既浪費錢又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方式不用也罷。因為價格戰不僅極大地壓縮電商企業利潤空間,對廠商利潤也是一個擠壓過程,甚至會導致部分企業虧損倒閉,而過低價格也使企業在生產時偷工減料,制造不安全產品。電商們賠本拼低價給消費者帶來的暫時優惠,遠不如讓消費者得到一個健康的消費環境更有吸引力。
不過,對于沒有“營養價值”的電商混戰,不久之后或將有法可依了。本周,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發起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已被列入國務院“二類立法”計劃,其中業界普遍關注的網店是否征稅,以及網絡促銷規范等問題將成為重點立法項目。這意味著,造成國內電商領域亂象無法可依的尷尬現狀有望終結。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不管哪家電商企業有了什么新業務,引來的不是價格亂戰,而是質量、服務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