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朋年
〔關鍵詞〕 學生運動會;優勢;缺點;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2—0017—01
學生運動會是檢測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校內群體活動有序開展的一個平臺。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學生運動會的作用則日益凸顯。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值得廣大體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討。
一、學生運動會的優勢與缺點分析
1. 優勢分析。傳統的學生運動會突出地體現了體育競賽的本質:競技性強,遵守嚴格的賽制和規則,具有很強的選拔性,能夠反映出學生個體或團體體育運動的最高水平,對組建校級各類體育運動代表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項目設置廣泛,幾乎能夠覆蓋學校體育運動的各個項目,便于發現不同運動項目的優秀人才;各類項目限報參加競賽的人數,便于分項目管理和組織競賽;通過各類項目競賽和表彰獎勵,能有效地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及體育工作的深入開展。此外,由于競賽競技水平高,競爭激烈,還具有良好的觀賞性。
2. 缺點分析。從競賽時間上來看,傳統的學生運動會召開的時間一般是2天~3天。由于時間緊,為了按期完成競賽任務,所以每個項目得限在3人~5人,這樣絕大多數學生就不能參與該項目的競賽。從設置的項目來看,各班競賽成績要進行評比,所以各班的參賽人員都是本項目的“精英”。這會導致有些學生同時參加多個項目,而大部分學生卻一個項目都不能參加,難以檢測學生整體的素質和運動水平。從競賽規則來看,傳統的學生運動會在賽制、賽程、競賽規則方面有嚴格的要求,競賽現場氣氛緊張,參賽隊員壓力很大,對抗性比賽還存在很大的風險,因而缺乏了體育運動應有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從競賽過程來看,從運動項目的設置,競賽場地的劃分,程序的編排,以及具體參賽的人員等,都由教師來確定,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意圖去執行,他們就像教師、班級間角力這一棋局上的棋子,全憑教師的擺布來完成有關的賽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并沒有獲取到有關體育運動及健康、安全知識,并沒有把它當成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還缺乏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二、改革措施
1. 提高思想認識,體現教育公平。傳統的學生運動會由于少數人參賽,少數人展示,少數人拿獎,少數人快樂,這樣無形之中剝奪了大多數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因而有意無意地傷害了絕大多數學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學生自立、自強、自信精神的培養。其組織形式和競賽結果則與教育公平的原則相悖,也與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相悖。現代教育的觀點認為,教育的宗旨是要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學校提供的教育產品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公平的,學校要給每一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 提供展示機會,發揮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想方設法地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運動會中來,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充分地調動他們參與競賽的積極性,這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風。學生運動會的各項工作完全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包括項目設置、場地劃分、競賽程序設計及日程安排等任務都可交給學生,以讓學生人人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
3. 發揮原有優勢,實現創新發展。由于傳統的學生運動會具有其歷史傳承性,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我們不能把它徹底地取消或封殺,而是要在充分發揮其優勢的基礎上,必須有所創新。如,傳統的項目還要保留,但要改變賽制,給它增添新的元素,賦予新的內容和理念,實現全員參與。可考慮從輕競技、重娛樂來入手,這既能緩解運動員的壓力,又降低了對抗性和風險性,確保了參賽人員的安全;也可降低比賽的難度和技術要求;還可設置趣味性的競賽項目,將學生平時愛參與的一些活動列為運動會的競賽項目,這樣會使學生運動會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既實現了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又能達到增強學生體質,豐富校園文化,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品質和拼搏精神,檢測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的目的。
??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