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汽車市場重心的轉移,牽動著所有汽車企業的神經。無論是豪華車企業、合資企業,還是自主品牌企業,都已經把西部市場當作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接過中國汽車消費的接力棒,西南市場已然成為“車企必爭之地”,從本屆成都車展就可直觀看出。
西南市場的豪華車消費能力很驚人,本刊在去年的成都市場報道中已經解讀過。據了解,奔馳、寶馬、奧迪等眾多豪華品牌都在布局西南市場戰略。2010年,被吉利收購的沃爾沃在華首家工廠更是直接落戶成都。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看來,成都市場的發達程度已經可以與“北上廣”相近,是中國汽車市場的“第四城”,也必將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最重要增長點。
與此同時,在西南汽車市場,目前已經能看到以合資企業為代表的銷售網絡下沉趨勢,而自主品牌也在加緊步伐搶占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一場競爭激烈的“跑馬圈地”已經悄然在西南展開。
眾雄爭霸,孰能稱雄?
合資企業搶占先機
早在十年前,一汽豐田和一汽-大眾就先后入駐成都市場設廠。入川兩年后,在四川汽車產業創造的利潤報表上,四川豐田幾乎占據了一半。一汽豐田公關總監馬春平曾表示,一汽豐田把全國市場劃分為6個大區,其中,以成都、重慶為核心的西南市場是面積最廣、發展潛力最大的一個大區。
目前,大眾、通用、豐田、日產都紛紛在渠道上采取措施。“南北大眾”正不斷加大在西南市場的渠道建設速度,并試圖實現經銷商網絡全覆蓋。一大批“嗅覺”靈敏的經銷商也開始把目光放在西南市場,特別是這個市場不存在土地和銷售運營成本投入過高、大量的現金沉積在流通渠道的問題,消費者的品牌意識還不夠強,使廠商還有足夠的競爭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合資品牌傾向于采取區域營銷的市場戰略。在銷售網點布局上,廠商也都根據西南市場的特點,普遍采用依托4S店來設立二級店的形式。據了解,廣汽本田在年初啟動專為二三線城市而設的“非完整4S專賣店”模式,以4S特約店為圓心在一定區域內建立二級店,把服務前移,設置一個小展廳,能夠滿足銷售和售后“2S”功能。
自主崛起的機會
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相比,西南汽車市場的消費特點和當地消費水平直接掛鉤。正如羅磊所說:“西部絕大多數地區正處于汽車導入期。在這期間,擁有價格優勢的入門級車型優勢明顯。自主品牌在這一市場,將擁有比較好的機會。”
新車售價和車輛使用已成本成為西南地區消費者非常關注的兩個購車因素。自主品牌利用價格優勢進入西南市場,也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
如果說未來10年是自主品牌發展的最后機會,那包括西南地區在內的三四線市場則是自主品牌是否能抓住這一機會的關鍵所在。從自主品牌所占的市場份額來看,在當前還特別講究“性價比”的西南市場,自主品牌還是占據著相當優勢的。
但這種優勢并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對于西南地區市場來講,一味地打“價格”牌或一味地走低端路線,是一種短視的行為,必然會讓廠商變得越來越被動,其產品越來越沒有競爭力。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西南地區消費者對于車輛品質和檔次要求逐步增強,同時,越來越多合資品牌推出合資自主品牌,使得自主品牌“性價比”優勢將漸失。品牌和服務建設將是保證自主品牌爭奪西南市場的重要利器。
警惕盲目擴張
“在西南市場蜂擁的同時,也要警惕盲目擴張。”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西南地區的情況比較復雜,對于廠商而言,能否是穩贏的機遇還很難說。
在政策導向的作用下,地方政府和汽車企業對于市場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盲目性,這也是發展西部汽車市場的關鍵問題所在。羅磊也表示:“現在的問題就是,汽車產業近來有盲目擴張的現象,應該引起各方重視。”
也有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西南市場不能成為低價高污染高耗能產品的傾銷地,地方政府在促進汽車市場發展時,也不能僅考慮汽車消費對于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
tips
西南地區汽車產業“十二五”規劃
重慶市
“十二五”末汽車工業力爭實現400萬輛的年產銷量,年產值突破6000億元
未來五年,重慶市將投入3000億元發展汽車產業。到2015年“長安系”(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長安福特馬自達、長安鈴木)總產量將超過250萬輛,加上其他如力帆、上依紅、恒通等各種品牌至少100萬輛以上的產能,屆時,重慶汽車年產量將達到350萬-400萬輛。在重慶市的“十二五”規劃中汽車工業力爭能達到400萬輛的年產銷量,汽車工業的年產值要突破6千億。另外,重慶兩江新區將建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基地,預計到2020年,兩江新區新能源汽車將達到年產150萬輛的生產能力。
四川省
預計“十二五”末形成150萬輛整車產能,汽車工業總產值突破2500億元
未來5年,四川省將加快實施汽車產業“一帶、一區、七園”培育發展。重點發展成都、綿陽、南充、資陽環形汽車制造產業帶,重點建設成都經濟開發區汽車核心產業區,積極培育7個汽車產業園。力爭形成轎車、載貨車、客車、專用車等4-6個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區轎車生產制造基地。到2015年,力爭轎車等乘用車產量占全省汽車產量50%以上。“十二五”末,完成200萬輛整車產能布局,形成150萬輛整車產能,汽車制造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500億元。
廣西省
預計“十二五”末形成220萬輛整車產能,汽車工業總產值突破2650億元
未來五年,廣西將重點抓好“十二五”汽車產業規劃編制工作,大力優化汽車產業的內部結構,特別是產品結構,提升競爭優勢。積極推進廣西柳州汽車城及其重點項目的建設。大力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支持上汽通用五菱、玉柴建成銷售收入超千億元的特大型企業和集團。廣西將通過以上措施,全力推進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力爭到2015年,汽車產業銷售收入突破265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50億元;汽車整車年產銷突破220萬輛,其中轎車及小型多功能乘用車產量突破45萬輛;車用內燃機達到30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