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2012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吵鬧了月余之久的經銷商庫存過高問題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高庫存是能壓出個新局面,還是會壓出市場的極限?
事件綜述
關鍵詞:汽車高庫存 關注度:★★★★★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上半年汽車經銷商庫存量明顯上升。1-6月份,全國平均庫存系數為1.82;其中2月份的庫存系數為上半年最高,達2.32;在3月份,出現了回落,下降至1.53。但是三月之后,全國的庫存壓力不降反增,6月份全國綜合庫存系數則達到1.98。
抽樣調查涉及的41個品牌中,6月份庫存系數超過2.5的有10家。自主品牌庫存系數明顯高于進口和合資品牌。
根據國際通行慣例,庫存系數在0.8至1.2之間處在合理范圍;庫存系數大于1.5時庫存達到警戒水平;庫存系數大于2.5反映庫存過高,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
汽車庫存有三種形態:一是工業庫存,一般在5-7天的產量,折合約0.25-0.3庫存度;二是在途庫存,以平均4天的運輸時間計算,約合0.15庫存度;三是經銷商手中用于日常周轉的庫存。
權威聲音
美國經銷商庫存遠大于中國
與美國車市曾經的百日庫存深度相比,中國經銷商的庫存壓力還是不大的。我們要反思經銷商渠道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與廠家博弈,而廠家也應該更多分擔經銷商的庫存資金成本壓力,共同面對經濟谷底。
一、美國經銷商庫存
由于這個數據是除以每日銷售率,類似于我們的工作日數,折算成自然日數要每月增加5天左右,也就是今年7月的美國的輕型車庫存在60天以上。美國也在不斷調整庫存,今年的庫存也在逐漸恢復常態。
(我國6月底汽車經銷商平均庫存上升至59天。通常的庫存水平為24到36天。國內自主品牌經銷商的平均庫存達94天,進口品牌的平均庫存為54天,銷售在中國生產的外資品牌汽車的大型經銷賣場的平均庫存時間是50天。)
二、美國的經銷商庫存曾經也很瘋狂
1、2008年平均庫存超3個月;
2、美國經銷商庫存高是常態;
3、前期美國高庫存的成因;
4、美國各品牌經銷商庫存差異較大。
三、中國經銷商遠比美國強勢
1、美國經銷商也是與廠家博弈
2、美國經銷商百強弱于中國
四、中國車市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
1、中國經銷商數量少
這是08年時的狀態,通用和克萊斯勒在美國共擁有約1萬家的汽車經銷商,其中大部分都背有“可觀”的債務,而這些債務主要來自于購買貯備存車。通用和克萊斯勒汽車經銷商的庫存貸款主要通過通用金融公司等籌資。
這其中體現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經銷商單店新車銷量大,經銷店利潤主要靠新車獲取。而汽車后市場的利潤遠不如美國的經銷商。
2、有限資金下的盲目建店
今年的經銷商壓力主要是暢銷車型的增庫存和進口車的增庫存,而這樣的建店導致經銷商壓力很大。這些經銷店并非廠家強制建店,而是經銷商送禮求著廠家批品牌。
3、暴利轉向微利的不適應
前兩年的經銷商盈利屬于暴利狀態,尤其是進口車和暢銷車的品牌,1年就能收回建店投資,加之地價的升值,經銷商被暴利沖昏頭腦。現在面對嚴峻的市場危機,只能與廠家對峙,尋求化解危機。
五、廠家應該正視現實維護經銷商利益
無論經銷商的前期投入和擴張有多麼的盲目,現在經銷商的庫存和資金面臨嚴峻的壓力,我感覺廠家應該合理控制經銷商庫存,化解危機。尤其是目前處于國內與國際的經濟谷底,廠商攜手推動經銷商的盈利轉型,實現新車、售后、二手車等的綜合盈利能力提升,實現和諧發展。
媒體視角
庫存量激增,是汽車廠家年初制定的高額目標與完成量之間差距的一種體現。市場環境不好,汽車廠家卻不愿意輕易調整全年銷量目標。除了怕對士氣有所打擊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年初已經與零部件供應商簽署合同,如果貿然降低目標,那么多生產出來的庫存車輛必然只能“砸”在自己手里,影響資金周轉。當然,也有些企業,還考慮到自己的業績和職業前景等因素。
廠家的強勢開始引起經銷商的反彈。部分經銷商已經暫停向廠家提車,但并不是所有的經銷商都有勇氣“拒絕”從廠家提貨,尤其是規模更小、資金實力更弱的經銷商。
經銷商的洗牌已經不可避免。而在經銷商洗牌之后,汽車廠家也將面臨相同的境遇。前不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董揚就大膽預測,自主品牌下半年甚至未來兩到三年內都很難改觀,今后三到五年內可能一半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車無法存活。
近年來,盡管中國汽車市場不斷發展壯大,但產業格局依然相對散亂,并未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車企,因此,洗牌和兼并重組是今后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是,淘汰賽來得太突然,多數企業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這一點,好比競技體育,雖然殘酷,卻因為充滿懸念而更加驚心動魄。
——《中國青年報》
微博精彩評論
朱偉華(汽車與駕駛維修主編):統一換機油和統一售后是兩回事,建店成本多有返還,成本高在庫存成本,店不承擔則廠商擔,廠商擔則車價高,一回事。|| @余躍:2S等小店模式是未來的趨勢,現在建店成本都太高,同時小店更適合渠道鋪設。統一售后有利于市場。
李潮(CCTV2車風尚制片人):原來退潮時人人都在裸泳!家家都在壓庫!從鳳冠霞帔的英菲,到小帽短靴的比亞迪,再看東風日產-SGM...有裸得筋肉飽綻,有裸得骨瘦如柴。對手們現在都已赤身對陣,裸不再重要,問題是誰先沒頂!
主持人點評
高庫存是車企急功近利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反映了目前車市存在的很多問題,也加劇了市場的優勝劣汰。不論這種現象是不是常態,高庫存的壓力都會催化市場的大換血。經銷商與廠家的博弈無論誰勝出,汽車產業鏈中存在的問題都不可回避。在生存的壓力下,廠商、經銷商都會被迫做出選擇,無論這個過程多么痛苦,都是中國汽車市場轉變的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