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雄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行實踐方法進行分類研究,結合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要求與發展實際深入分析其內在的問題及原因,旨在探索符合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的完善和改進。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
1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行實踐方法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即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環境與任務安排,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要求,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技巧手段對具體教育對象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的總和。本文擬從教育主客體關系與教育媒介兩方面對現行實踐方法進行劃分:
一般而言,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呈現為主客體的邏輯關系。然而,教育活動的特殊性決定了教育活動過程中輸出式教學與認知式學習間的互動選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并非自上而下的直線灌輸,而是一種具有導向性的以激發受眾群體價值認同為核心的雙向反饋的過程。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按照教育主客體關系可將實踐方法劃分為灌輸教育法、疏導教育法、權威壓制法、自我教育法等。按照教育媒介與手段劃分還包括有課堂講授、榜樣引導、案例教學、網絡教學等方法。
2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語言系統保守陳舊
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應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為主線,以樹立高職學生樂觀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目標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塑造。然而,在教學實踐方法運用中,語言系統的保守陳舊卻影響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預期效果,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求學生嚴格遵循偉大領袖和歷史偉人的思想境界探究現存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下出現的各種問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其次,教育者過分地強調教材中傳統思想政治語言系統的理論權威,忽視了學生以新近流行的語言表述對當代事物的理解和闡述。再次,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思想灌輸多以個人觀點為主,削弱了學生看待社會問題的思考獨立性。最后,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要求受教育者思行合一,哪怕是細微的行為細節也必須整齊劃一。
2.2 形式主義危害嚴重
第一,教育實踐方法缺乏針對性。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實踐方法上大下功夫,不僅種類齊全且形式多變,比如互動教學、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等。然而,教學硬件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并不是實現預期教育效果的關鍵。況且,教學方法的貫徹、執行、監督、反饋等具體環節尚缺乏相應的機制保證。第二,教育實踐方法的運用不靈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育效率節約教育成本,課堂教育教學環節往往采用傳統乏味、死板僵硬的灌輸教育和課堂講授的方法,無視學生思考的獨立性和多樣性,缺乏教師主體在施教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性和靈活性。
2.3 方法運用過于單一
盡管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的理論體系日臻成熟,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還尚不系統完整,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主要表現為方法運用的單一性。第一,學生群體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排斥。課堂教學本應是一個思維交替、靈活互動的過程,然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群體在感官上已然厭倦了以教師為主導的“硬性填充”,接受疲勞狀態下教育效果難以實現。第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不相匹配。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都應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予以教授和接受。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與教學方法的單一性之間的矛盾影響著實際的教學效果。第三,教學方法的運用限制知識的延展性。知識本身具有延展性和不可知性的特征。通過課堂講授法可以將具體知識進行梳理,但卻不能對相關知識進行發散,對于實際教育效果也不能做出及時準確的評估反饋。
2.4 方法實施條件受限
首先,教育設備設施陳舊。伴隨著網絡化信息化的普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呈現出網絡化辦公、信息化教學的新趨勢。相較于將抽象的教學內容板書于黑板之上,學生更加青睞于電子課件所呈現出的形象生動的實例。然而,新的教學實踐方法的貫穿有賴于教學設備的硬件支持,更需要源自受教育者及時的評估與反饋。其次,師資力量薄弱。就目前而言,我國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1/350的師生比例,加之科研行政事務壓身,純粹的教學任務更是負重。最后,管理制度的缺失。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都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沒有相關部門的直接管理,另一方面缺乏相應的政策約束和激勵,缺乏制度保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確保實踐方法實施的科學有效。
3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的完善和改進
3.1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主線是關鍵
第一,正確解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一直以來,在我國的黨政政策文件中反復強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義: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當代社會主流價值觀念和思想意識觀念對青年學生所進行的思想意識形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目的主要以堅定青年學生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國家發展的決心,幫助青年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正確的意識內容,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創造有用的價值為目標。
第二,準確把握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體現在三個層面:在思想指引方面,必須實現高等教育向國民教育本位的回歸,實施公民教育,科學定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目標、層次;在組織管理制度層面,必須實現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本位的回歸;在教學過程層面,必須實現高職教師向教書育人的主體地位和職責本位的回歸,從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上促使高校全體教師切實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全面職責,使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師真正成為學生靈魂的工程師,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
第三,整合創新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的整合與創新,意為在傳統的實踐方法基礎上,將教育實踐的前期準備、中期過程、后期評估系統整合,從認知、操作、反饋等方面就實際效果的發揮對教育實踐方法進行改良與創新。只有從認識過程、實施過程和評估調解過程聯合組成的有機系統中,才能更全面地認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的本質,更好地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使其幫助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全面提升。
3.2 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實踐教育環節是重點
第一,教育者須為教育對象創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條件。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應以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為基礎,教育者本身所應具備的教育實踐經歷和自身思想素質是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重要條件。其次,高職院校以自身實際的辦學條件為基礎,為學生創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實踐環境。在校內,可以組建相應的學生社團組織、開展模擬社會交往活動、模擬農村民主選舉、模擬法庭、模擬心理咨詢等活動。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參與思想政治實踐的熱情,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將理論所學融入現實所踐的過程中。在校外,鼓勵學生開展諸如暑期實習、義務勞動、志愿者服務、勤工儉學等活動,加強學生群體對于社會思想政治現場的感性認識。條件允許的院校還可以通過聯系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邀請社會成功人士或模范代表來校進行講學等活動,為學生創設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外平臺。
第二,學校須為教育對象提供相應的專業技術實踐條件。學校在教學硬件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應不遺余力地為學生創造豐富多樣的教育實踐平臺。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讓學生切實融入社會生產實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針對專業實訓環境的具體情況,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完成對學生適應社會生產、奉獻服務社會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的鍛煉。
[1]王學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蘇振芳.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