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五一
摘要:在煤礦生產過程中,U型鋼可縮性金屬支架已獲得較廣泛的應用。U型鋼可縮性金屬支架具有可縮量和承載能力在結構上的可調性,通過構件間可縮和彈性變形調節圍巖應力。在支架變形和收縮過程中,保持對圍巖的支護阻力,能促進圍巖與支護共同作用。本文闡述了受采動影響前彈塑性狀態下巷道圍巖與U型鋼可縮性金屬支架支護相互作用原理、巷道開掘后圍巖彈塑性階段有效地控制巷道圍巖以及保持圍巖穩定的重要性等技術問題。
關鍵詞:圍巖應力支護阻力可縮性支架
中圖分類號:TD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b)-0086-01
1受采動影響前巷道掘進階段圍巖變形規律
巷道開掘會造成圍巖應力重新分布,圍巖變形會持續增長和變化。在巷道掘進影響階段和掘進影響穩定階段巷道的圍巖變形量和圍巖變形速度主要取決于巷道埋藏深度和圍巖力學性質和結構以及支護等巷道邊界條件。
1.1 巷道掘進影響階段
煤體內開掘巷道后,處于彈性變形狀態的巖體經過原巖應力重新分布,在彈塑性形變的過程中,圍巖向巷道空間位移迅速增長。主要有頂板下沉量、底板鼓起量和巷幫移近量。隨著巷道掘進時間的延長,圍巖變形速度逐漸降低,趨向緩和。
1.2 掘進影響穩定階段
掘進巷道引起的圍巖應力重新分布趨于穩定,圍巖變形主要來自于圍巖流變。由于煤體的流變性以及支架支護調節圍巖應力,圍巖與支護共同作用,掘進引起的圍巖變形相比掘進初期要小得多。
2巷道圍巖與支護共同作用原理
巷道開掘后,巷道空間上方巖層的重量由巷道支架與巷道周圍巖體共同承擔,巷道支架與圍巖體組成一個共同的承載體系。
原巖應力P0狀態下未開挖前的巷道當開挖后,處于彈性變形狀態的巖體經過原巖應力重新分布,巷道圍巖內出現應力集中。往往使巷道周邊向圍巖深處的一定范圍內產生塑性變形,巷道周邊圍巖強度降低,圍巖發生破裂和位移。支護的作用原理可以用支護與圍巖相互作用情況來描述,如圖1中曲線a—b—E所示。圍巖因其性質及崩解、破碎和膨脹變形的不同,會有E1,E2,E3不同的圍巖變形曲線。巷道支護后支護結構與圍巖相接觸時,支護結構開始發生變形,產生出支護阻力。由于不同的支護材料性質及其彈性模量的不同,即有支護阻力曲線s1,s2,s3。圍巖變形曲線和支護阻力曲線相交穩定在一個點,即支護與位移共同點。對于不同的圍巖性質和同一種支護以及相同的圍巖性質和不同支護,共同作用點的位置是不同的。支護剛度較大且支護及時,支護與位移共同作用點的應力也較高,圍巖位移量也較小,對圍巖穩定越有利(如圖1)。
3可縮性支架與圍巖的相互作用原理
Ⅰ為巷道周邊位移量與支護阻力關系曲線;Ⅱ為可縮性支架工作特性曲線,可縮性支架因具有可縮量和承載能力在結構上的可調性,通常在支架變形和收縮過程中,能保持對圍巖的支護阻力,促進圍巖應力趨于平衡狀態。可縮性支架的可縮性能適應圍巖的有限變形,保持圍巖的穩定,避免支架嚴重變形和損壞。
巷道周邊位移量與支護阻力關系(如圖2)。隨著巷道周邊位移量的增長,巷道圍巖自身穩定性在彈塑性階段隨之降低,而在松動破裂階段圍巖松動破裂開始脫落,支架支護阻力則加大。因支架具有可縮性,當巷道圍壓達到一定值支架能通過縮動一定程度上保持支護阻力的穩定。可以看出,支架支護巷道后在彈塑性階段支架達到工作點b對巷道圍巖的控制以及保持圍巖穩定更具有利。在圍巖彈塑性階段及時支護,且巷道支架系統具有適當的強度和一定的可縮性,能有效的控制和適應圍巖的變形,充分發揮支架的支護效果。
4結語
架設支架對圍巖施加徑向力,既支持松動危石,又能加大巷道圍壓,提高圍巖強度,限制塑性變形區和破裂區的發展。對于塑性形變持續時間長適合可縮性支架支護的巷道圍巖性質,U型鋼可縮性支架的最大優點是當圍巖作用于支架上的壓力達到一定值時,支架產生縮動從而使圍巖作用于支架上的壓力下降,避免了圍巖的壓力大于支架的承載力而導致支架的嚴重變形和破壞,所以U型鋼可縮性支架廣泛地被應用在煤礦的主要巷道和軟巖巷道。
參考文獻
[1] 宋宏偉.井巷工程[M].煤炭工業出版社,2007.
[2] 陳炎光,陸士良.中國煤礦巷道圍巖控制[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5.
[3] 曾正良.巷道變形破壞的因素及控制方法[S].煤炭技術,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