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艷
摘要:職業生涯是滿足人生需求的主要階段,而職業生涯規劃是促進個體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大學階段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準備階段,大學生職業生涯準備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其就業競爭力和未來職業發展。本文從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大學生職業生涯要解決的問題和途徑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探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b)-0191-01
1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進入大眾化時代,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雖然近年大學生就業率有所提高,但整體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其中在影響大學生就業的眾多因素中,學生自身的就業觀已成為最重要的因素。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就在于尋找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職業,實現個體與職業的匹配,體現個體價值的最大化,它能讓大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和提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從而最終實現順利就業。
1.2 有利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用正確的思想引導、教育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當前,大學生價值觀念多元化,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復雜。“兩課”枯燥的理論引起學生抵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幫助大學生明確人生奮斗目標,合理規劃自我,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其教育內容關系大學生的現實利益和未來,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使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變為學生的實際行動,這就大大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2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要解決的問題
2.1 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的目的是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只有認識了自己,才有可能對自己的未來生涯進行有針對性的規劃。自我評估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一個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的自我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判定一份職業生涯設計是否有效,必須看它是否在充分認識自身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的。做好自我評估,必須要清楚自己的性格、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和職業能力。可以在自我分析的基礎上,借助于一些職業興趣測試和性格測試,評估自己的職業傾向、能力傾向和職業價值觀,弄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應該干什么等問題。
2.2 環境評估
環境評估是生涯機會的評估,主要是分析各種環境對個人生涯發展的影響。環境評估與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息息相關。環境評估重點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要把握職業環境分析的主要方面,包括行業、職業、職位分析等。這是因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和動態性的,大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時,需要了解不同職業的性質、任務、工作環境、資格要求等;另一方面要確保環境信息的時效性和可靠性。要運用環境分析的多種途徑,掌握最新、最有價值的職業信息。
2.3 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不僅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任務,也是最關鍵和最核心的任務。職業定位主要幫助個人選擇合適自己的職業目標。哈佛大學關于人生目標的調查充分說明目標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而人職匹配是確定職業目標的重要依據。帕森斯的人職匹配理論強調,進行職業決策時,要根據一個人的個性特征來選擇與之相對應的職業種類,即進行人職匹配。按照該理論,人與職如果匹配得好,則個人的特征與職業環境將協調一致,職業成功的可能性將大為提高。因此大學生在進行職業定位時,一定要與自身的情況相匹配。
2.4 計劃實施
在制定好職業生涯規劃后,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有具體的行為措施來落實。沒有具體的行動,職業生涯規劃只能是空想。計劃實施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環節。一定要有得力的措施和具體行動來保證計劃的實施。在計劃實施里面,一方面要注意計劃的制定要有針對性、明確性和可行性,要能夠定時檢查自己的計劃,能夠按照輕重緩急安排自己的計劃;另一方面要圍繞自己的職業目標,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從學習、培訓、實踐等不同方面制定具體措施來落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目標的一步步實現而不至于只是存在于規劃的藍圖之上。
2.5 評估與反饋修正
評估與反饋修正是職業生涯規劃操作中最精華的部分。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在實踐中檢驗,一定要根據不斷變化的各種因素,及時針對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對策,不斷優化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3增強和改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途徑
3.1 重視職業指導課程建設,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系統工程,而大學階段是職業規劃的重要階段。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是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學校要根據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設置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職業指導課程體系,內容應包括職業生涯規劃概述、就業政策、擇業技巧和方法、職業發展與職業適應等。要從大學入學開始就加強職業教育,大一要了解自我,了解職業,大二要優化規劃,強化專業,有目的地提升職業修養,到畢業時初步完成從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此外,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具體指導,將其融入到日常教學,融入到思想教育中,融入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切實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可行性較強的職業生涯規劃。
3.2 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實效性
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活動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環節。大學生職業規劃所傳授給學生的更多是鍛煉學生發現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需要有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需要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通過開展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為學生提供職業實習與崗位體驗服務;通過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大學生科技競賽、“創業計劃大賽”提高學生的規劃能力;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參加社會實踐如進行生涯人物訪談、企業兼職增強學生對職業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學生通過從實踐過程中獲取的信息反饋,可以找出自己在知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進而合理調整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大大提高了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實效性。
3.3 建立高素質、專業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保證大學生職業規劃科學性
高素質、專業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是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基礎和保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必須由具備專業知識的老師來承擔。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成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者,既要掌握或熟悉相關的專業知識,又要同時具有就業工作經驗。指導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可以通過整合校內教育資源,以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為專職,以輔導員、班主任等為兼職,進行針對性的專門培養或進修,形成自己的專業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聘請校外的職業生涯規劃專家定期不定期到校開展講座和指導,為學生提供指導服務。只有實現職業規劃指導人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才能保證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邱級勝.論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
[2] 唐江.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大學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