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梅
〔關鍵詞〕 說課;定位;專業素養;
情感因素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2—0059—01
“說課”是一種新興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師以口頭表達的方式,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針對某節課的具體特點,以教師為對象,在備課和上課之間進行的教學研究活動。這種教學研究方式,常常在特定的場合,對評委、同行或者教研人員以比賽的形式出現。因為是比賽,“說課”教師事先都會深入鉆研課程標準與教材、精心進行教學設計以及自覺進行教學反思,這無形中就達到了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備課質量的目的。同時,通過說課,讓聽課教師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感悟、明白應該怎樣去教,為什么要這樣教,從而使“說課”活動真正起到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作用,也使得教師的教研主題更明確,重點更突出,教研活動更具有實效性。
審視目前教師的“說課”比賽活動,我們不難看到,對于說課所涉及的一般內容到比賽形式,已基本形成了一種相對固定的模式,并且“說課”比賽已逐漸成為一種廣大教師和教育管理者廣泛關注與重視的常態教研活動模式。那么如何讓說課活動上檔次,讓教學研究工作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筆者就此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寫好說課稿——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說課稿又叫說課提綱或講稿,它是說課內容的文字表達。一篇好的說課稿,它需要作者鉆研教材,明確教材的結構,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立足于自己的教學特長、教學風格,寫出條理清楚、有理有據、重點突出、言簡意賅的說課稿。我們在其中可以看到教學設計的基本教學理念、整體教學思路、學情的分析、力求達到的目的,實施中可能產生的問題等。但說課稿不宜過長,時間應控制在10-20分鐘之內。在現實的“說課”比賽活動中,無一例外的就是,凡是取得好成績的選手,必定有一份令人滿意的優秀的說課稿作為支撐。通過他們的說課稿,我們可以精確地了解他們“教”與“學”的內容,理解他們“為什么要這樣教”的理論與現實依據。
二、準確定位“說課”——走向“成功”的重要環節
在現實的“說課”比賽過程中,凡不成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沒有對“說課”進行準確定位,不能區分“說課”和“上課”的差異,在比賽現場,我們往往看到這些選手在說課過程中一直口若懸河、激動萬分地給聽者“上課”,他們把自己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操作性方案最大限度地講給各位評委、老師聽。而“說課”最重要的內容——“為什么要這樣教”卻被忽略了。就好比我們需要的是一項工程的可行性報告,而提供給我們的卻是一份施工工程報告,這就脫離了“說課”的重點。
三、充分展示專業素養——取得“成功”的基礎
說課者必須站在理論的高度對備課做出科學的分析與理解,從而證明自己的備課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也進一步證明說課者自身的專業素養。具體表現為,說課者在對“說”的內容上要巧妙處理,要做到詳略得當。一般來說,要說思路、說方法、說過程、說學生、說訓練;要對重點、難點的處理、教學教程、學法指導等內容詳說,而對教學目標、教法、媒體運用、時間安排等略說。在語言表達上,要簡明扼要、清晰生動。同時,說課時最好能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制作一些簡單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會為說課者錦上添花。
四、合理發揮情感因素——獲取“成功”的動力
優秀的“說課”選手,他們無不具備以下特點。一是有穩定的心態。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他們始終具有穩定的情緒,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以坦然、大方之態示人,充分顯示其從容與自信;二是有滿腔的熱情。在自己所有接觸到的和觀察到的參賽選手身上,我們不難感受到他們身上所煥發出的熱情,這不僅表現在他們各自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全情付出,而且表現在他們勇于挑戰自己、勇于探索的精神上。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身上的這份熱情,是很難完成說課這種難度大、現成經驗又不足的工作。
“說課”比賽必將成為一種高層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動,我們有理由相信,積極參與“說課”比賽,這不僅是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必需,也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 編輯:馬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