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杰

由于股市、基金等投資領域收益不佳,以至于信托產品憑借其8%到10%的收益率在2012年的投資市場中大出風頭,投資者對其熱情也前所未有的高漲起來。然而,就在《投資與理財》雜志在第237期中,剛剛做過關于信托的特別報道之后,就有讀者張先生打來電話,說是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在推廣名為“微信托”的產品,而且10萬元就能購買,6個月就能收回成本,收益率達10%甚至更高。
要知道,絕大部分信托產品的投資起點都在100萬元,而且不能少于1年。“微信托”真的有這么好嗎?《投資與理財》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疑點一:“微信托”合法嗎?
記者根據讀者提供的信息,在微博上找到名為“銀貨通科技”的實名認證官方微博。該微博這樣描述:“微信托”是銀貨通的企業融資創新產品之一。有朋友問,為什么叫微信托?我們的產品是“微”信托。
根據該微博的說法,“微信托”即是“微”信托的意思。然而,記者通過該微博查詢得知,所謂“微信托”,是由和瑞控股集團旗下子公司,也就是杭州銀貨通科技有限公司發行。咨詢和瑞控股投資部總經理吳美飛時,對方告訴記者:“實質也是信托,只是金額小,操作會相對靈活一些,但是整個流程合規合法。”
正常情況下,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產品都要拿到銀監會報備。然而,杭州市銀貨通科技有限公司CEO俞江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我們的‘微信托并不是信托,但我們按照信托的整個流程模式進行操作,從本質上講,我們提供的是信托服務。”
同時,俞江承認,“微信托”并未經過政府部門的審批。根據俞江的介紹,杭州銀貨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做過了十幾個項目,項目的名字也以“微信托”打頭,后面則是具體項目的名字。
沒經過任何部門的審批,就進行融資借貸,杭州銀貨通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做法合法嗎?
疑點二:是否具有監管資質?
俞江告訴記者,“微信托”的投資標的是中小企業融資,也就是說該產品是要把投資者的錢拿去給中小企業貸款。而企業則拿出一部分與貸款金額等值的動產進行抵押,交與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然后,企業再與投資者直接簽署協議,企業還款時,也直接將本息支付給投資者。
在這個過程中,杭州銀貨通公司扮演監管的角色。此外,根據俞江的說法,“微信托”每個項目的融資金額為500萬元。而記者查詢得知,杭州銀貨通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冊資金也僅有500萬元。
然而,對投資者而言,不妨考慮考慮,像杭州銀貨通科技公司這樣一家小規模的子公司,是否具有資質對企業的動產進行監管?
疑點三:投資收益如何保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微信托”投資起點是10萬元,往上可以以1萬元為單位遞增,年限通常是6個月,也可以是3個月,最長不超過12個月,收益率在11%左右。
那么,投資者的收益又是如何保證的呢?
“如果企業貸款500萬元,我們會派出監管員,對企業的動產進行控制。如果企業的動產價值在1000萬元以上,那么該企業可以繼續出貨運營;如果動產價值少于1000萬元,那么就不準企業出貨,這相當于我們監管了價值1000萬元的動產。如果到期企業還不上貸款,我們就把動產變賣,以保證投資者收益。”俞江這樣表示。和瑞控股投資部總經理吳美飛則介紹說,“微信托”的風險基本為零。
那么,“微信托”是不是真的沒有風險呢?業內人士指出,抵押物的變現能力以及損失程度,都會成為投資者面臨的最大風險。另外,也不能排除會有一些企業惡意騙取貸款,出具虛假的倉單,偽造批貨單等行為的發生。
業內人士分析,杭州銀貨通科技公司事先從貸款企業收取管理費,事后便由投資者和企業直接進行本息的對接,一旦企業動產抵押產生風險,投資者將血本無歸。而杭州銀貨通公司進行該項目時,沒有通過審批,也沒有任何部門對此進行監管,投資者的各項利益也就無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