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孝文
人類歷史是一部充滿戰爭的歷史,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我們下面所列舉的“長期”戰爭,少則幾十年,多達上千年。不過,這些戰爭之所以持續這么長時間,更多的時候是由于文書工作和外交技術層面的問題造成的,或者干脆就是雙方忘了已經宣戰。
1.羅馬與迦太基
持續時間:2134年
羅馬曾與迦太基這個北非城邦兩度交戰,但羅馬人仍不死心,于公元前149年發動第三場戰爭并取得了勝利。不過,迦太基人從未舉手投降,在城池被羅馬軍團攻克后很長時間里,他們繼續與羅馬人作戰。1985年,羅馬和迦太基的市長決定正式簽署和平協議,作為兩座城市友好的象征。
2.臺灣與荷蘭
持續時間:359年
1623年,荷蘭人登上臺灣島。為了反抗荷蘭對本地部落進行基督教化,1651年,達魯瑪克部落起來反抗,作為回應,荷蘭正式宣戰。荷蘭人敗于鄭成功指揮的中國軍隊,不過他們并未與達魯瑪克部落正式簽署和平協定。2010年,一名荷蘭人在研究了這段歷史后,找到達魯瑪克部落的首領,希望正式結束戰爭狀態。他還成為了達魯瑪克部落的名譽成員。
3.錫利群島與荷蘭
持續時間:335年
錫利群島是英國西南角的一個小群島。英國內戰期間,錫利群島成為保皇派的要塞。1651年,荷蘭與共和派克倫威爾的部隊結成聯盟,正式對錫利群島宣戰。不久后,保皇派投降了,但荷蘭人顯然忘記他們曾宣戰一事。經過后人考證,這場戰爭確曾發生并且雙方仍處在戰爭狀態。1986年,荷蘭駐英國大使來到錫利群島,雙方正式簽署和平協定。
4.威斯卡與丹麥
持續時間:172年
19世紀初,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組成聯軍,抗擊拿破侖的軍隊。不過,丹麥選擇站在法國一邊。1809年,西班牙威斯卡向丹麥宣戰,但很快就將此事拋之腦后。1981年,西班牙的一位歷史學家發現最初的宣戰聲明。同年,威斯卡市長和丹麥大使正式簽署協定,結束了這場歷史上的“戰爭”。
5.特威德河畔的貝里克與俄國
持續時間:113年
特威德河畔的貝里克位于英格蘭與蘇格蘭交界處。多年來,這座小鎮的歸屬權多次易手。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時,宣戰聲明中也提到貝里克的名字。由于沒有簽署和平協定,在1856年戰爭結束后很久,這座小鎮仍與俄國處于“戰爭”狀態。1966年,雙方才簽署了和平協定。
6.黑山與日本
持續時間:101年
在日俄戰爭期間,小國黑山向日本宣戰,以支持俄國。然而,這種宣戰只是象征性的,因為黑山沒有海軍,只有一些志愿者加入俄國軍隊。1905年戰爭結束后,黑山并沒有簽署和平協定。1919年,黑山和塞爾維亞合并。2006年,黑山宣布獨立。當年,日本特使前往黑山,正式承認黑山獨立。兩國同時宣布,持續了一個世紀的戰爭狀態正式結束。
7.朝鮮與韓國
已持續62年
1953年,朝鮮半島南北交戰雙方雖然沒有簽署和平協議,但還是實現了停火。韓國拒絕簽署停戰協議,而由美國、聯合國和朝鮮代表簽署了停戰協議。不過,這并不代表朝韓之間的戰爭狀態畫上一個句號。近年來簽署和平協定的想法曾無數次浮出水面,朝韓領導人也曾會面。但迄今為止,和平協議仍未簽署,所以從理論上說,朝鮮與韓國仍處于戰爭狀態。
8.同盟國與德國
持續時間: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于1945年結束,但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二戰結束后的幾十年內,所有與德國交戰的國家仍與德國處于戰爭狀態。因為德國在戰后分裂成兩個國家,因此不可能有官方和平協定存在。直到1990年德國重新統一,隨著《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的簽署,才標志著這場戰爭真正畫上句號。
即使不提這項條約,二戰的真正結束時間也不是1945年。1945年簽署《波茨坦公告》后,美國在隨后的6年時間里因蘇聯的問題并未在任何形式的和平協議上簽名。1951年,美國才正式結束戰爭狀態,簽署一項和平協定。
9.哥斯達黎加與德國
持續時間:27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哥斯達黎加曾經向德國宣戰。一戰結束后,所有戰勝國簽署《凡爾賽和約》。但在此前一年,該國軍人發動政變奪取政權,由于這個政權未獲得絕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承認,因此,哥斯達黎加并未受邀簽署《凡爾賽和約》,導致這個國家仍與德國處于戰爭狀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波茨坦公告》簽署。
10.安道爾與德國
持續時間:25年
安道爾公國與西班牙接壤,一戰期間同樣向德國宣戰。但戰爭結束后,所有國家都把這個小國給忘了,沒有邀請安道爾代表出席,簽署《凡爾賽和約》。直到1939年,這個歷史錯誤最終改正過來。二戰期間,安道爾保持中立。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