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像嚼玻璃,慢慢你會喜歡上自己血的味道。
——互聯網創業家、Facebook首任總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不僅能把明確的規則搞清楚,而且也能把潛規則搞清楚,最后辦好自己的廟,成為一個偉大的大和尚。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認為一個好的企業就是一座好的廟。
■中國IT創業者比美國大近10歲,因為:1.美國教育較適合培養創業者;2.美國創業者充滿激情、叛逆自我,在中國可能被磨平創業品質;3.中國互聯網江湖創業艱難,20歲經驗不足。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指出為什么中國沒有出扎克伯格這樣的20歲創業者的三大理由。
■在多種新媒體傳播方式泛濫的今天,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是否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滿足網民需求的新產品、新模式的開發運營上,而非簡單的娛樂化公關。
——《21世紀經濟報道》針對吳聲事件發表文章,提出互聯網公關多年來形成的內外結合的利益鏈條到了必須要調整的時刻。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中國企業如果不擺脫政府豢養的發展模式,永遠也產生不了蘋果微軟這樣世界頂級的大公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近日發表微博如是說。
■太多的人把資金浪費在了投機上。年輕的企業家都認為投資好做而放棄了實業,是整個社會資產配置的浪費,也導致中國失去了實業的基礎。
——盈信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林勁峰表示,價值投資的核心在于以好的價格買到好的企業并長期持有。他要做的,就是尋找長在中國土壤中的銀杏樹。
■著作是最重要的。他是體制內作家,這跟他的寫作一點關系都沒有。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惟一標準就是文學質量,對于作者的政治立場,我們一點都不管。
——瑞典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表示,莫言獲獎與其是否體制內無關。
■在當前經濟背景下,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資金和人口等資源的轉移和重新配置,承接資金和人口的地區的資產價格就呈現上漲的趨勢。這種情況同樣適用于國內,具有資源優勢的城市仍然是資金和人口的集聚地,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的上漲不容置疑。
——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表示,一般情況下,人口及資金向哪里走,投資者的投資方向就應該跟著向哪里走,這是一條投資“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