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
2012年第10期
蘋果能否決勝中國
你可能知道蘋果的中國故事:在蘋果的合作伙伴富士康公司,工人在惡劣的條件下生產iPod和iPhone。但是蘋果在中國還有另一個故事,這家公司在中國的發展很不順利,沒錯非常不順,盡管它可以從中國獲取數億美元的收入,但是蘋果卻一直苦苦維持其核心產品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如果你認為擁有6000億美元市值且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的蘋果,在任何地方都會戰無不勝的話,那么中國則是個例外。當華為發布新手機,甚至三星發布新平板電腦的時候,沒有排隊等候的消費者。蘋果的品牌優勢以及其高質量的產品讓它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在中國站穩了腳跟。或許蘋果并不需要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也不需要從這個市場賺取那么多錢,但是毫無疑問:隨著人民收入的增加以及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中國遲早將成為蘋果最大的市場。
《第一財經周刊》
2012年第39期
Made in U.S.A
你沒聽錯,以后聯想的電腦也許會打上Made in U.S.A。的字樣。“中國制造”已經不是大公司選項卡里的唯一答案。與高端制造業回流美國相對應的是低端制造業向更低成本中心區域的轉移。這一趨勢或許將在未來幾年改變中國制造的含義。
《環球企業家》
2012年第20期
誰在阻擋華為
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最新出爐的關于兩家中國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安全威脅的報告似乎是寫給“素食主義者”的,里面并沒有多少“肉”。華為已經成了那些對中國心存戒備的美國人的出氣筒。
《創業家》
2012年第10期
拯救中概股
一份看多搜狐的研究報告,順便看空了奇虎,并且犯下幾個在李開復看來純屬低級的錯誤。于是,李開復抓住其中的破綻,用英語撰寫文章譴責香櫞,在不少中國商界人士中引起共鳴。
《證券市場周刊》
2012年第37期
萬科
成長性減弱
萬科2009年以來加快進入二三線城市,拓展地域縱深的策略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其相對于保利地產和中國海外發展在融資成本上的顯著劣勢,導致新增項目獲取放緩。萬科成長性有可能出現弱化。
《商界評論》
2012年第10期
何為
“善公司”
擁有善意的公司都是情感智能水平相當高的企業,它們追求的是與利益相關者的心靈共鳴。員工、顧客、投資者、合作伙伴、社會是企業最直接的五個利益相關者。突出重圍的企業都具有一個共同特征:充滿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