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今年,寧夏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夏播生產工作當做中心工作來抓,確保夏播生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截至目前,全區玉米、油料已經播種結束,馬鈴薯播種已過七成,水稻插秧即將全面展開。據農業部門統計,寧夏玉米播種面積369萬畝,馬鈴薯播種面積274.2萬畝,油料作物128.9萬畝,莜麥、糜子等小雜糧38.9萬畝,寧夏水稻育秧大棚實地核實1902座,其中新建大棚1225座,預計可插植面積15萬畝。
今年夏播生產的主要特點:一是搶墑播種,實現了夏播作物適期播種。2012年,針對山區降雨偏多的有利時機,農牧廳及時選派技術干部深入各縣,與各地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加強技術指導,各地農業部門及時組織農戶開展玉米、馬鈴薯、壓砂瓜、飼草等作物的搶墑播種工作,在春小麥適期播種的好開局下,實現了春播、夏播作物全部適期播種。二是狠抓覆膜保墑集雨補灌及時,旱作節水農業有新進展。今年年初及時制定了《2012年覆膜保墑集雨補灌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實施方案》,把推廣任務分解到中南部山區各縣(區),并協調財政預撥項目資金,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中南部各地充分利用墑情、補貼等有利條件,完成秋覆膜和早春覆膜面積累計達到162萬畝,為發展種植玉米、馬鈴薯、向日葵等特色優勢作物搭建了“平臺”,覆膜種植的玉米、馬鈴薯、瓜菜、向日葵等作物苗齊、苗壯,生長發育好。三是扎實推進馬鈴薯三級繁育體系建設。2012年,計劃引進和繁育優質脫毒種苗100萬株;繁育原原種1.2億粒;建設脫毒馬鈴薯原種基地2萬畝,生產原種2萬噸、一級種薯基地20萬畝,生產一級種25萬噸以上;同時,制定了“加快一級種薯推廣,促進農民增收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快一級種薯推廣普及,實行“2221”模式:建設200個一級種薯推廣示范村,每個示范村面積不少于200畝,每個村補貼資金2萬元,確定1名行政負責人或技術人員抓示范點建設。目前,原種、一級種基地和推廣示范村已全部落實。四是積極開展水稻大棚育秧項目建設。年初計劃在引黃灌區各種稻縣、市(區)新建水稻工廠化育秧大棚800座,據實地核實匯總,寧夏新建水稻育秧大棚1225座(折標準棚數量1342座),2011年已建大棚保有量為677座,寧夏水稻育秧大棚累計數量為1902座(折標準棚2056.5座)。2012年,各項目縣動手早、行動快,項目總體示范效果明顯好于去年,呈現出育秧大棚規模擴大、參與主體多元化、建設標準高、當地政府支持力度大、運行機制靈活五個方面的特點。
(作者單位:寧夏自治區農牧廳市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