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華
摘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推進試采一廠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把人的全面發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實踐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科學發展觀對高素質人才的根本要求。對試采一廠而言,積極建立、完善青年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加快青年大學生培養進程,是人才工作的基礎和關鍵。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技能培訓
1 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實踐能力是指保證個體順利運用已有知識、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所必需具備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總和。實踐能力在個體解決問題的進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穩定的調節控制作用。
(1)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當前我廠青年人才的數量和結構與大型采油廠科學發展的需要不相適應,人才隊伍年齡、專業的結構性矛盾已越來越突出。大學畢業生是試采一廠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廠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主體。因此,加快大學畢業生的培養進程,使他們盡快成長為一專多能、綜合素質好、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已成為我廠當務之急。
(2)人才的流失現象迫使我們必須加強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企業面臨著激烈的人才競爭。人才的競爭必然導致人才的流動。人才流失是一種非正常流動,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2010年,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在流失的人才中有較大一部分是因為在其職業發展的早期階段未能盡快地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不能很好地融入企業,發揮所長。
(3)大學畢業生自身的特點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其實踐能力的培養。絕大部分大學畢業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意識,而且他們年輕、可塑性強、思維活躍、富有創新精神,這正符合企業的成長與競爭的需求,但是他們在職業規劃、職業素質養成、專業技能訓練等方面,尤其是實踐工作技能方面還有欠缺,即所謂的“眼高手低”。
2 突出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系統性
實踐能力的內涵較為豐富,具體包括動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專業技能、人際交往能力、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許多種類。我們以“雙導師制”為載體,突出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系統性。“雙導師制”是指我們為每一位畢業生配備兩名指導老師,其中一位是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較豐富的專業技術實踐經驗的技術導師,另一位是實習期負責技能操作培訓的技能師傅。
(1)加強實習期的指導,幫助畢業生成功轉型。大學畢業生剛剛步入社會,正處于職業素質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兩位導師要通過言傳身教,在生活上給予畢業生更多的關心,工作上教育他們把遠大志向落到實處,引導畢業生從小事做起,從基礎工作做起,幫助他們盡快進入符合企業要求的狀態。
(2)加強實習期的技能培訓,增強畢業生動手操作能力。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對勞動技能素質的要求出現了新的變化。就試采一廠而言,技能操作崗位的知識含量不斷增加,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專業技術崗位和技能操作崗位的工作內容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為此,對實習期的大學畢業生,進行操作技能培訓,使他們被正式聘用為專業技術人員前,具有一定的技能操作能力,是其職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廠各基層單位的普遍要求。
(3)專業培訓和導師培養共同作用,著力提高畢業生解決實際問題和技術創新的能力。剛剛度過實習期的大學畢業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但實踐經驗還很缺乏,我們通過崗位鍛煉和專業講座、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著重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工作3年以上的畢業生,一般熟悉了本專業的崗位基本知識和技能,我們根據其專業特長,以課題或項目為依托,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著重提高其技術創新能力。
3 增強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實效性
對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來進行,并通過實踐來檢驗培養的實際效果。我們根據大學畢業生各自的特點和特長來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1)以崗位鍛煉為根本途徑。實際工作崗位是培養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的根本途徑。我們根據畢業生的專業,精心安排實習計劃。如對石油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要先后在基層隊、注采工藝所、作業監督站實習。在畢業生轉正定級后,根據我廠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及時安排他們到艱苦復雜環境、關鍵崗位去錘煉意志、增長才干。
(2)以兩種培訓模式為主要方式。兩種培訓模式:一是集中培訓,如我們每隔三個月就把實習期的大學畢業生集中起來進行為期一周的培訓;二是分散式的培訓,如生產現場技能師傅手把手的幫助和技術指導老師結合實際問題或課題研究的具體指導等。
(3)以評比競賽為激勵手段。為了提高畢業生技能操作水平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組織了一年一度的實習大學生職業技能競賽。對于在崗的年輕專業技術人員,我們組織了一年一度的技術報告會,由專家評委現場評選出一、二等獎進行獎勵。這些舉措對加強青年人才間交流溝通,促進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更快成長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