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動力”摩托車
日本一家著名潔具公司推出一輛號稱全球首輛以糞便為動力的摩托車。該車的車座由一個馬桶取代,車身后帶大型卷筒紙,車的“油缸”裝載的不是汽油,而是動物糞便和污水。其產生的沼氣作為燃料,可讓摩托車最遠行駛300千米。該公司希望借助“糞便動力”摩托車來向公眾宣傳其綠色環保的理念。
艾滋病毒“軟肋”被發現
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發現了艾滋病病毒外殼上一個易被攻破的弱點,這能夠解釋此前一種艾滋病疫苗的有效性問題,并將有助于開發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幾年前,研究人員曾進行一個代號為RV144的艾滋病疫苗試驗,但它的有效性只有31%。艾滋病病毒的蛋白質外殼上一個名為V1/V2的地方是關乎疫苗有效與否的關鍵。在那些注射疫苗且起到保護效果的人群中,疫苗會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對艾滋病病毒的這個部位進行攻擊;而疫苗無效的人群中,他們感染的病毒多是在V2這個部位發生了變異。顯然這里是艾滋病病毒易被攻破的弱點。據估計,只要艾滋病病毒的這個部位沒有變異,注射疫苗可以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降低80%。如果這個部位發生了變異,現在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研發新疫苗,針對這個弱點窮追猛打。
全球變暖或致生物多樣性增加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與以前一些研究認為全球變暖會減弱生物多樣性不同,從長期來看,全球變暖可能會導致生物多樣性增加。研究人員分析了過去5.4億年間的化石證據,結果顯示,在地球過去的氣候變遷中,在更溫暖的時候,生物多樣性會出現增長,也就是說生態系統中有更多種類的生物。但研究人員也強調,這個長期可能是上百萬年的時間尺度。當前全球變暖的速度過快,沒有給一些生物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進化成新的物種,所以短期內肯定會使生物多樣性蒙受損失。
能防止人摔倒的“魔毯”
英國科研人員最近發明了一種智能地毯,能有效防止人跌倒。這種地毯使用電磁層析成像技術,其中的塑料光學纖維就是能夠防摔倒的奧妙所在。只要有人踏上地毯,這些光學纖維就會彎曲、并實時記錄下踩踏者的行走模式,然后其邊緣的微型電子傳感器就把記錄下的信息傳送給連接的電腦,電腦會自動分析其中的變化,如果預測有跌倒的情況發生,就會立即發出警報。這種地毯可鋪裝在養老院或醫院病房。
木星疑似又遭撞擊
天文學家們的目光最近被木星上突然出現的一道閃光所吸引,因為這一閃光可能意味著這顆太陽系的巨無霸再次遭到撞擊。科學家將隨即展開對木星云層頂部的監視,尋找由于撞擊而留下的“疤痕”。人們對于發生在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印象深刻,類似的撞擊如果發生在地球上,會使人類遭受滅頂之災。不過,木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使其充當了地球的天然屏障,幫助阻擋并清除了那些接近地球的危險小天體。有科學家認為,若沒有木星的屏障作用,地球上生命的生存機會將要大打折扣。
“地溝油”制造生物塑料
“地溝油”此前已被轉變成航空燃油加以利用,現在,英國研究人員又找到一種能把廢棄食用油變成生物塑料的新方法,如果能用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既可降低生物塑料成本,還能幫助解決“地溝油”問題。生物塑料是淀粉等天然物質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使用性能與傳統的化學塑料類似,具有可降解和環保的優點。一種名為“羅爾斯通氏菌菌株H16”的細菌可以利用油脂來生產生物塑料。實驗顯示,這種細菌在油中比在葡萄糖中生長得更好,因而產量也數倍于傳統方法。
可“橫”著飛的新概念飛機
美國工程人員正在研發一款可側向飛行的超音速概念飛機。這種飛機外形奇特,在四個方向上有兩對機翼,一對機翼較長;另一對機翼較短。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超音速(速度在1至5馬赫之間)和亞音速(速度小于1馬赫)兩種飛行狀態下,飛行的姿態有所不同。飛機起飛后在亞音速狀態飛行時,較長的那對機翼位于飛機的兩側,較短的機翼則與飛機前進方向平行。因為保持這樣的姿態,較大的機翼面積就能產生足夠的升力使飛機離開地面。然而,一旦飛機進入超音速狀態,過大的機翼就成了負累,這時飛機就會水平旋轉90度,小機翼轉向機身兩側、大機翼與前進方向平行,以減少飛行阻力。
阿司匹林可降低癌癥死亡率
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對前列腺癌患者而言,日常堅持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其死亡率。研究人員以近6000名接受手術或放療的前列腺癌患者為對象進行了分析,其中約2200人日常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藥。他們發現,日常服用抗凝血藥的前列腺癌患者群體10年里的死亡率為3%,而未服用群體的死亡率為8%;前者的癌癥復發率和轉移率也明顯較低。20世紀70年代,阿司匹林被發現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此前有研究表明,服用阿司匹林還可降低患腸癌的風險。
二維碼的新用途
二維碼也稱二維條碼,它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與普通的一維條形碼相比,它貯存數據量大,讀取內容更方便,而且保密性更高。最近,連英國的殯葬業者也利用上了二維碼,他們為客戶在墓碑、樹木或銘牌上添加二維碼。掃描二維碼,人們就能在網上緬懷死者。
免疫系統的“成本控制”
英國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并借助數學模型,分析了免疫系統運轉的成本和收益,從進化角度解釋了免疫系統是否啟動可能受精神控制,也就是說,安慰劑從某種程度上能發揮“藥效”。研究人員借助燈光變化,給西伯利亞倉鼠營造出冬季和夏季環境,結果發現,倉鼠“冬季”受感染后免疫系統很少作出反應;入“夏”后,倉鼠受感染時免疫系統反應強烈。這是因為,免疫系統的運作需要消耗能量,如若免疫系統對疾病作出持續反應,可能耗盡倉鼠抵御嚴寒的能量。所以,如果感染不是致命的,免疫系統此時更樂意“袖手旁觀”。而在舒適環境中,動物能夠輕易獲得食物,補充免疫系統反應所需能量,因此最好能增強免疫反應,盡快恢復健康,以利繁衍。
戴隱形眼鏡易感染寄生蟲
英國科學家警告說,在水中、空氣中有一種微小的寄生蟲——棘阿米巴蟲,它們可侵害人眼,對那些長期戴隱形眼鏡的人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如果人們不注意衛生,棘阿米巴原蟲就能寄身于隱形眼鏡鏡片和眼睛之間,從而有機會鉆入眼球。感染此寄生蟲的癥狀包括發癢、流淚、視力模糊、怕光、上眼瞼腫脹且非常疼痛。醫療人員特別提醒,在游泳或者淋浴時戴隱形眼鏡,更是大幅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文稿】彭文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