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

2012年8月《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發表的一篇題為“金大米中的β—胡蘿卜素對兒童維生素A補充和強化食用油一樣有效”的文章引起軒然大波。文章所涉及的試驗對象是中國兒童,有人指責這是在拿中國兒童當“小白鼠”做試驗,但在該研究進行的湖南省衡陽市政府回應,沒有小學生涉及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
為何要研發金大米?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近幾年估計,全世界約有8億人營養嚴重不良,有1億兒童缺少維生素A,有4億婦女缺鐵。
由于缺乏維生素A,兒童會患維生素A缺乏癥,輕者使兒童視力減退,嚴重者可導致兒童雙目失明,更嚴重的是會讓兒童死亡。據統計,在發展中國家每年有1000萬~2000萬兒童死于與維生素A缺乏癥相關的并發癥。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能開發富含鐵質和維生素A的轉基因水稻將大大減少發展中國家兒童貧血癥和維生素A缺乏癥的發病率,讓他們健康成長。
富含維生素A的轉基因水稻實際上就是轉移了能編碼β—胡蘿卜素的基因到水稻中,這樣的稻米在外表上呈現金黃色,所以稱為金大米。兒童和維生素A缺乏的人可以通過食用金大米來補充維生素A。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波特里庫斯、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貝耶和金大米網絡直接參與了第1代金大米的研發。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是金大米計劃長期(1992年~2002年)和最大的資助者,在金大米研發、知識產權問題調查及人道主義推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先正達(Syngenta)和孟山都(Monsanto)是金大米主要的研發者,先正達參與了第一代金大米的知識產權協調工作,完成了第二代金大米的研發工作。第一代金大米植入了黃水仙和某種細菌的基因,具有了合成β—胡蘿卜素的能力,每公斤含有約1.6毫克β—胡蘿卜素。第二代金大米經過改良升級,每公斤含有高達37毫克β—胡蘿卜素。
后來發現,通過轉入八氫番茄紅素合成酶(PSY)和八氫番茄紅素脫氫酶(crt I)兩種酶的基因,水稻中合成β—胡蘿卜素的途徑能被激活,β—胡蘿卜素就能在水稻胚乳中制造并積累。
但是,衡量金大米是否更具有營養和能防止兒童維生素A缺乏癥,是要以金大米所含的β—胡蘿卜素有多少可以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為標準。其次,由于向金大米內轉移的不止一種基因,需要驗證金大米的安全性,這也需要對動物和人做試驗。而且,金大米的安全性不止是對人而言,對其他生物也有安全性問題。例如,與普通稻米相比,金大米可在胚乳中表達β—胡蘿卜素,這是否會讓其他昆蟲對金大米更敏感,也需要用試驗來回答。
早在2009年,美國農業部農業科學研究院(ARS)兒童營養研究中心兒科副教授邁克爾·格魯薩克就用金大米進行了人體試驗,證明金大米中β—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換為維生素A。格魯薩克的研究小組是讓5名健康人食用特定份量的金大米,再檢測他們體內的視黃醇的含量,視黃醇是一種血液中的維生素A。結果發現,人們食用的金大米中每4單位的β—胡蘿卜素可以轉化為1單位的維生素A。
人們懷疑這次衡陽兒童試吃金大米(中國相關方面尚未承認)就是要證明金大米在人體內是否能有效轉化為維生素A。不過,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研究詳盡地列舉了試驗過程,說明轉基因金大米(GR)中的β—胡蘿卜素和某種油膠囊中的β—胡蘿卜素對兒童在提供維生素A方面的作用相同。研究論文指出,在此之前已經進行了以美國成年人為對象的金大米體內生物轉化試驗,但是仍需要知道這種大米在兒童體內的β—胡蘿卜素生成維生素A的生物轉化率。
試驗分三組,一共有68名年齡為6~8歲的兒童分成三組,在35天時間里,分別攝入金大米、菠菜和β—胡蘿卜素膠囊。結論是,在提供給兒童維生素A方面,金大米中的β—胡蘿卜素與膠囊中的一樣有效,并且優于菠菜。
人體試驗應遵循的原則
轉基因食品在很多國家都比較敏感,因此,各個國家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措施和法規。由于這次的大米是人體試驗,所以首先應當遵循國際和國內通行的人體試驗的一些準則。
國際上人體試驗的原則濫觴于1946年的《紐倫堡法典》,又完善于后來陸續提出的各項法規和文本。1975年第29屆世界醫學大會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是對《紐倫堡法典》的完善和補充。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醫學科學組織理事會(CIOMS)聯合發表的《人體生物醫學研究國際指南》又對《赫爾辛基宣言》進行了詳盡解釋,指出其知情同意原則的局限性,目的是促進人體試驗和研究倫理原則的正確運用。
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醫學科學組織理事會又對此指南進行修訂后聯合發表了《人體研究國際倫理學指南》,特別肯定了人體試驗研究能使一些缺乏有效預防治療措施的疾病患者受益,而且是唯一受益的途徑,因此不應剝奪如艾滋病、惡性腫瘤等嚴重疾病患者或危險人群可能通過參與人體試驗受益的機會。
2002年,國際醫學科學組織理事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修改制定了《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準則》,規定了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需要遵守21項準則。
今天,《赫爾辛基宣言》和《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準則》已經成為各個國家醫學組織和個人所公認、遵循的人體試驗研究的倫理學原則。其中準則一是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倫理學論證和科學性,要求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倫理學論證基于有希望發現有利于公民健康的新途徑。這類研究只有當它尊重和保護受試者,公正地對待受試者,而且在道德上能被進行研究的社區接受時,其合理性才能在倫理上得到論證。此外,科學上不可靠的研究必然也是不符合倫理的,因為它使研究受試者暴露在風險面前,而且并無可能獲益。研究者和資助者必須確保所建議的涉及人類受試者的研究符合普遍接受的科學原則,而且是建立在對有關科學文獻充分通曉的基礎上。
其實,這已經開宗明義地說明了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倫理要求和原則。而基本的倫理原則體現為幾個方面:
人體試驗絕對需要受試者的知情同意;試驗應當對社會有利,又是非做不可的;人體試驗前要先進行動物試驗;要避免給受試者帶來精神和肉體的痛苦及創傷;估計受試者有可能死亡或殘廢的,不準進行試驗;試驗的危險性不超過人道主義的重要性;試驗應精心安排,采取一切措施,杜絕發生傷殘;試驗必須由受過科學訓練的人來進行;試驗期間,受試者有權停止試驗;試驗過程中發現受試者有可能傷殘或死亡時,應立即停止試驗;試驗必須經過較高級別的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審核和同意等。
所以,知情同意占據人體試驗基本原則的首要位置。此外,人體試驗還需要遵循公平原則,即將利益與負擔在受試者和研究者之間做出公平分配,對經濟與醫療條件差者,應予以特殊保護。
人體試驗的其他規定
由于金大米是轉基因食品,因此還必須遵循中國農業部2002年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來進行試驗。該管理辦法規定,進口農業轉基因生物,如果沒有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相關批準文件,或與證書、批準文件不符,將作退貨或銷毀處理。但是,現在農業部查不到在湖南衡陽進行研究的轉基因大米進入中國的批文,這也表明,這一試驗有可能是偷偷進行的,有違規之嫌。
另一方面,在中國進行轉基因食品的人體試驗還需要遵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
該規范規定,進行人體試驗需對受試者的個人權益給予充分的保障,并確保試驗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在具體方法上需要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而且試驗需要獨立的倫理委員會審查和批準(書面批準)。更重要的是,兒童作為受試者,必須征得其法定監護人的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當兒童能做出同意參加研究的決定時,還必須征得其本人同意。
知情同意是人體試驗倫理的核心,在這一點上不能含糊。知情同意書上必須明確無誤地寫明研究目的、方法、資金來源、可能的利益沖突、預測益處、潛在風險、可能不適,而且還要如實地告知每位受試對象,他們有權同意、或拒絕、或中止參加試驗,無論他們拒絕與否或中途退出與否,研究者都不得對他們施加威脅或報復。
知情同意還有兩個基本倫理原則或程序需要遵守。一是向試驗對象出示知情同意書并簽字并非是要試驗對象當時就簽名,而是要讓受試者帶回家中詳細閱讀并理解了其中的各項條款后才能簽字,決不能讓試驗對象在第一次看完協議就簽字。二是回避原則,即該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不能對試驗對象提過多的要求,而是應當由第三者來提出建議。
另外,涉及人體試驗的研究必須遵守通行的科學做法,包括查閱完整文獻、有關證據、信息,查證必要的試驗基礎。每一步程序設計與操作應在研究方案中清晰寫明。最后,人體試驗要按一定管理程序提交特設的倫理審查委員會審議、評判、指導與批準。倫理審查委員會獨立于研究者與贊助者之外,不受威脅手段干擾。該委員會有權監督正在進行的試驗,特別是試驗存在嚴重有害影響的情況下。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準則》指出,科學上不可靠的研究必然也是不符合倫理的,因為它使受試者暴露在風險面前,而且并無可能獲益。所以,也可以做出兩種推論。如果一項科學試驗遵循了必須遵守的倫理學原則,表明其研究在程序上合理合法,因而研究結果可信度高。反之,如果沒有遵循國際公認的科學研究倫理規范,則研究結果的可信度不高,甚至根本就不可信。因此,遵守科學研究的倫理是科學研究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責任編輯】張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