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劍

本周(5月21日至25日)滬深300指數先連漲2日,再連跌3日,累計跌幅為0.03%。如此小的跌幅,樂觀的看是終止周K線二連陰。然而,既然先漲后跌,周K線收平,就會留下一條上引線。周K線收象征上攻無力的倒T型,不算常見。本周四,日K線跌破60日均線,季均線斜率也彎頭向下,進入標準的偏空格局。
上周的情況是越跌價差越小,多方沒有捍衛低點的決心。這種偏弱的格局貫在本周前4天更加劇烈,周五有所好轉。
長期以來,我都只以價差和持倉量作為擇時指標。價差和持倉量分別有增加或減少兩個反向,2乘2即4種可能,分別是:(1)價差↑+持倉量↑——多方進場——偏多;(2)價差↓+持倉量↑——空方進場——偏空;(3)價差↑+持倉量↓——空方離場——偏多;(4)價差↓+持倉量↓——多方離場——偏多。
這是把市場比喻為多方和空方的較量,如果價差增加,代表買進的力量較強;持倉量也增加,說明力量來自多方加碼,而非空方加碼。相反,如果持倉量減少,說明力量來源于空方離場(交易指令為買)。這樣分析的目的,其實是給持倉量的增減找出方向。由于市場永遠是多空對等,多方加倉,空方也加倉,如此永遠分不清方向。然而,價差會給出答案,如果價差增加,說明多方的意愿更強一些。就像商場推促銷活動,銷量上升??梢哉f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有買就有賣。但是你我都清楚,銷量增加是賣方降價刺激出來的。
這樣分析還有一個特點,價差其實決定一切。例如價差增加,持倉量增加為多方進場,持倉量減少為空方離場。多方進場和空方離場,都是偏多。只是從分析上,多方進場的看張力度要強于空方離場。還有一個方法,是從價差趨勢看。之前的分析中有介紹過,若有興趣可參看。
本周前4個交易日情況更糟,從價差圖就可以看到,貼水越來越大。本周5個交易日的平均價差為-0.14%、-0.52%、-0.88%、-0.86%、-0.48%。
然后,價量分析派上用場了。由于滬深300期貨T+0的特性,持倉量前后少、中間高。在每天持倉量的最高點,畫一條線。周一到周四,持倉量高點前的平均價差和之后的平均價差分別為:(-0.06%、-0.17%)、(-0.48%、-0.61%)、(-0.86%、-0.93%)、(-0.89%、-0.87%)。除了周四不分上下(因為貼水夠多,無法再加),其余3天都是后期價差低于前期,這就相當于:價差↓+持倉量↓——多方離場——偏空。也就是說,每天后期都是多方離場,不看好隔天走勢。再配合持倉量自從周一達到52149手后,就沒有超過5萬手過,多方的力量一直在流失。
然而,情況到周五好轉。首先能看到的是,貼水收斂。其次,不再是多方先進后出。同樣的分析方法,持倉量高點前后的平均價差為(-0.53%、-0.27%)。這就讓情況變為:價差↑+持倉量↓——空方離場——偏多,也就是說,周五不是多方離場,而是空方,方向轉為偏多。
然而,不宜樂觀太早。最主要就是價差沒有完全恢復。周五貼水雖然收斂,卻是從-0.86%上升至-0.48%,跟周一的-0.14%相比,仍然偏低。其次,周五的最低點與周一相同,但是價差偏低。周一10點40分,2564.15點,-0.04%;周五14點25分,2566.29點,-0.21%。所以,現在看漲還太過,建議再觀察,待完全恢復后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