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泰(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新時期中國貨幣流向:很多人用錯誤的舊貨幣理論分享中國,比如把M2和GDP一比、或把信貸跟五年前一比,就說錢多了。其實,中國經濟總量比五年前已大一倍,央行凍結、股市和地產吸收的貨幣更擴張了數倍,要完全滿足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需求,新增貸款8萬億遠不夠,9到10萬億差不多。(http://weibo.com/tengtaimszq)
吳其倫(財經評論人):【金融創新比放開高利貸強】民間高利貸在面向中小企業放貸時,還是沿用銀行的審核機制,比如抵押、擔保等,中小企業在承擔高利的同時,并沒有在獲取貸款的便利方面有所改善。對策:金融系統盡快研究出臺企業主信用貸款、企業項目風險貸款、金融機構入股企業型貸款、吸收民間資金參與中小企業風險貸款。(http://weibo.com/dsmn)
王群航的微博(華泰聯合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基金市場的某些重要情況,會顯著影響到基礎市場行情的走勢:日前,兩只大基金即將成立,行情漲;那兩只大基金已經快速建倉的消息公布之后,市場跌;下周一,它們上市,參照慣例,是否會有幫忙資金出局呢?基礎市場行情又遇到了一個敏感點。(http://weibo.com/u/1413158753)
康曉陽(天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投資是一種批判性思維,研究是不斷挑剔并尋求答案的過程。所謂的百里挑一,不是沒有缺陷,而是能經受起拷問與質疑。許多機會,其實都是逆向思維的結果,人云亦云,不可能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線索。疑問是思考的起點,沒有經過嚴格審判的投資,一定經不起市場沖擊和時間考驗。機會由疑而生,投資因問而實。(http://weibo.com/u/2055428635)
宋鴻兵(《貨幣戰爭》作者):經濟冷卻的跡象已非常明顯,4月份日均發電量同比僅增長0.7%。歐美消費的長期不景氣導致外部環境惡化,出口作為中國經濟的第二級火箭正在熄火,去年底在《貨4》中我的分析是,如果不從農業入手點燃第三極火箭,那么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將再現1997-99年的經濟疲軟。(http://weibo.com/shbhbzz)
張憶東(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東邊日出西邊雨,內因重于外因,在政策胡蘿卜如期涌現,而市場對希臘問題出現黑天鵝過度恐慌時,恰是積極逢低買入優質的A股時。(http://weibo.com/zhangyidong1979)
馬靖昊說會計(著名財稅專家):【案例思考:對利潤的影響】如果你屬公司高管,分管生產,工資為50萬元,在會計處理上,直接進管理費用,這一年,企業利潤減少50萬元;如果企業不想讓利潤減少,可任命你為車間主任,這樣,工資先入制造費用,再分配到生產成本,變為存貨,一年后賣出后才轉為銷售成本,這一年,企業利潤就高了50萬元。(http://weibo.com/playexam)
邱國鷺(南方基金投資總監):對投資者而言,有兩股力量不容忽視,一個是中國政府,另一個是美國人民。08年底,都說美國人民借錢消費難以為繼、中國政府借錢投資不可持續,仿佛再平衡已迫在眉睫。三年半過去了,拉動美國復蘇的還是消費,兜底中國經濟的還是投資。所謂的再平衡和經濟轉型都是持久戰,會發生,但過程是極其漫長的。(http://weibo.com/qiuguo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