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麗
摘要:多麗絲·萊辛,英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年近百歲的她,創作了不同題材的作品,被稱為多產作家。最著名的應屬獲得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金色筆記》,自問世以來就因其本身的可讀性、內涵的豐富性和闡釋的多義性而受到廣大評論者的熱切關注和廣泛爭論。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研究現狀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b)-0228-01
多麗絲·萊辛,生于1919年,英國當代重要的作家,以“女性經驗的史詩作者,以其懷疑的態度、激情和遠見,清楚地剖析了一個分裂的文化”的獲獎詞,贏得了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這位英國當代著名女作家是第十一位女性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年近百歲的她,創作了不同題材的作品,曾經獲得毛姆文學獎、歐洲文學國家獎、德意志莎士比亞文學獎、史密斯文學獎、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等多個獎項,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多產作家。而諸多作品中,最受關注、影響最大的還是20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金色筆記》。
《金色筆記》語言似乎很平淡,幾乎讀不到華美的詞藻和文學味十足的描述,文本幾乎都是淺顯而明快的日??谡Z;其構思出人意料,表面來看,情節支離破碎,沒有連貫完整的故事情節;至于主題內容,萊辛則曾明確表示此書的寫作意圖:“要寫一本全面描寫整個時代的精神狀況和道德氣候的書”,作品也確實如其初衷,既有當時時代圖景的廣闊呈現,又有對人類生存狀態的執著探求;既涉及到政治、社會和民族方面的問題,又涉及到心理、種族、女性等問題,稱得上是一部“全面描寫整個時代的精神狀況和道德氣候的書”。本部小說有五小結,每小結前都有以“自由女性”命名的中篇敘述,前四個小結由小說主人公安娜的黑、紅、黃、藍四本筆記組成,第四節又插入了金色筆記。內容圍繞安娜及其女友摩莉的生活和事業展開,黑色筆記代表安娜年輕時在非洲的主活,尤其是她參加當地的一個左翼小團體中的活動時經歷的幻想、激情與失望;紅色筆記記錄著世界各個地方的大型政治事件和事件有關的活動;黃色筆記描述了一個叫愛拉的、虛構人物的愛情糾葛和寫作生涯;藍色筆記是描述安娜自己工作和感情生活的日記。如此反復的四本筆記在前四節反復出現,使初讀者根本讀不出傳統小說的規范,每一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來閱讀,比方說只讀每一部分相同顏色的筆記。
《金色筆記》中既有對當時時代圖景的廣闊呈現,又有對人類生存狀態的執著探求;既涉及到政治、社會和民族方面的問題,又涉及到心理、種族、女性等問題。故問世以來就因其本身的可讀性、內涵的豐富性和闡釋的多義性而受到廣大評論者的熱切關注和廣泛爭論。據統計,在中國知網上就有263篇關于《金色筆記》的學術研究,萬方數據網上有265篇關于它的論文。許多評論家都曾經從女性主義角度、現代主義角度、后現代主義角度、馬克思主義角度、心理學角度、哲學角度、社會角度和經濟角度等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至20世紀90年代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高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評論家關注。不過,總的說來,對萊辛及其著作的研究和評論大體可以分為如下三類。
1從主題和內容方面進行研究
《金色筆記》內容相當豐富,涉及時間、政治、藝術和性等許多方面,許多評論家都曾圍繞這部作品的主題展開過討論。當然,“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評論家從自己的視角出發,所觀察到的主題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寫過萊辛評論的約翰·凱里就認為《金色筆記》的主題就是藝術與小說的關系;珍·皮克林在解讀《金色筆記》時就很關注經歷和藝術的關系,認為是對藝術的本質,對藝術和經歷最復雜的表述;艾拉·摩根則認為女性主義和婦女的覺悟才是作品要表達的主題和重心,因為《金色筆記》出版時正值英國女性運動盛行時期,20世紀50至60年代的女權運動已經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女性,女性的反省和獨立正在成為社會的熱點。不同的學者也從自己的認知角度提出了自己對于作品主題和內容的看法。
2從心理學和宗教信仰方面進行研究
還有一些評論家從心理學角度和宗教角度展開過對萊辛和《金色筆記》的研究。如切麗薩就曾經寫過評論Sufi Equilibrium and the Form of the Novel(《蘇菲均衡和小說形式》),從榮格心理學、精神分析、蘇菲主義等角度對萊辛和《金色筆記》進行分析;詹姆斯·金則認為萊辛是位積極的共產主義作家,共產主義就好比她的宗教信仰,故他在(《多麗絲·萊辛熱情獻身》)中就以宗教信仰為切入點對這部作品進行了闡釋。在碩士論文中也有許多不同的學者給出了自己不同的關注點。
3從形式和技巧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金色筆記》獨特的布局從一出版就吸引了評論家極大的關注,一些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的表述是抽象的,缺乏邏輯的,是一個散亂的萬花筒,也有人認為這部作品的結構獨具匠心。如弗雷德里克·卡爾在A Reader's Guild to Contemporary English Novels(《當代英國小說的讀者協會》)中就寫到《金色筆記》擁有一個密實的結構。
到了20世紀90年代,評論家又開始頻繁的使用其他諸如敘事學理論、元小說理論和超小說理論等對《金色筆記》進行研究。當然,不同時代的文藝思潮受時代思想趨勢的影響,研究的重心、評論的方法和角度也會不盡相同,但這些研究無疑都具有其獨特而積極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福祥.多麗絲·萊辛筆下的政治與婦女主題[J].外國文學評論,1993(4).
[2] 多麗絲·萊辛[著],陳才宇,劉新民[譯].金色筆記[M].譯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