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凌
摘要: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后,高校后勤經濟實體作為獨立的納稅人應該享受和承擔的一定的法定權利與義務。從分析國家對高校后勤稅收文件及通知入手,提出高校后勤納稅籌劃的必要性,理清高校后勤涉及的稅收問題和稅收政策,以及經濟業務涉及的主要稅種,講述如何進行納稅籌劃。希望提供一個后勤財務管理的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納稅籌劃
中圖分類號:F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101-02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全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后勤經濟活動除了高校內部之間的往來,其他經濟關系越來越復雜,高校后勤市場主體逐步成熟,納稅成為后勤企業的一項重要成本支出,后勤企業開始關心成本核算,納稅觀念已有了較大提高。國家在政策鼓勵的同時,也加強了稅收管理,對高校后勤企業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越來越少,高校后勤企業的稅負不斷增加。所以怎樣保證合理合法納稅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高校后勤納稅籌劃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給高校的管理與發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由此而引發的稅收問題成為高校和稅務部門乃至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從稅收角度來說,高校后勤成立經濟實體作為一個獨立的納稅人,享受和承擔稅法規定的權利與義務。
1.高校后勤稅收優惠政策逐漸發生變化。從高校后勤稅負演變和發展分析,計劃經濟條件下,高校后勤基本沒有經營行為,稅收處于免稅期。2000年以來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推進,后勤服務領域逐步擴大,經營活動內容日益豐富。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高校后勤稅收優惠政策,財稅[2000]25號文、財稅[2002]147號文,財稅[2003]152號文,對高校后勤企業服務性經營的相關稅種明確了征稅范圍,財稅[2006]100號文,取消了高校后勤法人企業享受的免征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2006—2008年的優惠政策僅是學生公寓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和按國家規定收取的住宿費、為學生服務的食堂餐飲營業稅,為校內學生服務的食堂原材料的增值稅。財稅[2009]155號文,財稅[2011]78號文,進一步重申了只有對學生、對教職工的服務,免征營業稅、房產稅等。這兩個文件的主體內容沒有變化,只是將執行日期往后延續到2012年12月31日。高校后勤服務工作的改革方向是實行社會化,稅收優惠政策將有逐步取消的趨勢,同時為了適應新的稅制環境,高校后勤開展和重視稅收籌劃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2.納稅籌劃是高校后勤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納稅籌劃是一種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有效手段,稅收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必要成本。高校后勤企業經營的范圍較廣,涵蓋了商業、交通運輸業、住宿服務業、飲食服務業等各個行業,它具有一般企業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點。企業在合法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稅收負擔,將會使稅后利潤大大提高,為企業發展提供發展的動力。高校后勤本身具有公益性、服務性、微利性的特點,教育部門和學校對后勤實體的服務價格是有限制的,如學生公寓住宿費,嚴格按照物價局文件規定,不能多收。在比如近幾年,糧食價格飛漲,教育部從穩定學校的大局出發,明文規定各高校食堂不能上漲價格。因此高校的服務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場價格收費,后勤企業的微利性及所處的環境,合理運用稅收籌劃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并為自身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
3.納稅籌劃是高校后勤規范化管理及提高競爭力的保證。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范疇。納稅籌劃可以極大的提高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高校后勤作為高校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模擬企業化管理,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企業目標。而一定的納稅籌劃,可以降低經營成本,有助于實現企業目標。這就要求高校后勤制定相關政策,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理順經營方向及經營思路,提高企業競爭力。因此使高校后勤納稅籌劃顯得尤其重要。
二、高校后勤主要涉稅稅種納稅籌劃分析
1.營業稅的納稅籌劃:營業稅是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的行為為課稅對象的一種稅。根據國家對高校后勤服務現行稅法來看,國家為了扶持高校后勤的發展,從2000—2011年,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并且隨著國家對高校后勤的優惠政策逐漸減少,財稅[2011]78號文只規定對按照國家規定收費標準向學生收取的高校學生公寓住宿費收入、高校食堂為高校師生提供餐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因此營業稅納稅籌劃時,要充分關注國家制定的相關優惠政策的時限性,做到知法用法。
2.增值稅的納稅籌劃: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和流通環節新增的價值和商品附加值進行征稅。高校的增值稅增收范圍較窄,涉及的主要業務有:高校后勤實體為食堂提供除糧食、蔬菜、肉蛋等以外的其他商品以及向社會人員提供快餐的外銷收入;后勤單位出售自己生產的產品;對高校后勤實體為高校師生食堂提供的糧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調味品和食堂餐具,自2000—2008年年底免征增值稅,經營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現行規定計征增值稅。財稅[2009]155號,財稅[2011]78號文沒有在涉及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高校增值稅籌劃可以考慮利用“內銷”的方式降低稅負。根據增值稅法規定,納稅人自制、委托加工收回的貨物用于非生產的“視同銷售”納稅,為本單位提供加工、修理修配沒有明確規定按“視同銷售”納稅,因而可以充分利用“內銷”,減少稅收成本的同時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3.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行為稅的納稅籌劃。房產稅是以房產為征稅對象,依據房產價格或房產租金收入向房產所有人和經營人征稅的一種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是以開征范圍的土地為征稅對象,以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標準,按規定稅額對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行為稅。自2000年后勤社會化改革以來至2008年12月31日,國家對從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剝離出來的進行獨立核算的法人資格的高校后勤經濟實體,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優惠政策。2009年財稅[155]號文規定只對于高校學生公寓免征房產稅,此前的優惠政策同時廢止。高校后勤有從事物業管理服務的經營范圍,可以通過提高物業管理收費,降低房屋租賃的價格,達到少繳房產稅的目的。
4.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隨著高校后勤的發展,后勤職工的收入不斷提高,除工資之外,各類獎金補貼以及與經濟效益掛鉤的獎金,使得其工資水平逐年提高。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關系到后勤職工的切實利益,如何在積極納稅的同時,對個人收入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盡可能降低稅收負擔,提高高校后勤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和其作為現代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競爭力,這就需要充分利用《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個人所得稅項目給予減稅免稅的若干優惠政策。如按照規定比例提取繳納的“四險一金”,跨校區補貼、通訊補貼等。利用工資、薪金所得稅率超額累進稅率的特點,防止突破臨界點。年終獎金平均到每個月,并與當月工資合并計稅,這樣每月收入比較平均,以免被課以較高稅率的個人所得稅。還可以將工資、薪金適當福利化,減少直接的貨幣性支出,比如交通補貼發放,提供低廉的住房出租服務,減少貨幣化的住房補貼,提供高質量的培訓服務,報銷一定額度的書報、資料費用等。
5.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企業所得稅是國家對境內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種稅。國家稅務總局2000年25號文《關于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明確規定對高校后勤實體的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2002年財稅147號文再次強調對按高教系統收費標準向高校學生出租學生公寓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相關政策執行到2005年年底。2006年8月18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財稅[100]號文《關于經營高校學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徹底取消了高校后勤享受的免征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高校后勤獨立法人單位,應作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的重點。根據后勤法人單位經營狀況,可以選擇企業所得稅征納方式,比如可以查賬征收,可以核定征收,通過計算比較可以選擇稅負較低的,以降低稅收成本,減輕后勤企業負擔。依法合理進行賬務處理,可以延遲納稅。比如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可以提高當期成本,延遲支付稅款,相當于依法從國家獲得一筆無息貸款。合理利用稅前扣除項目,降低應納稅所得額。比如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按照前款規定允許稅前扣除標準工資總額的2%、14%、2.5%計算扣除;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根據國家和省級人民政府的規定所繳納的養老保險基金、待業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支出,可按稅法規定扣除。
高校后勤在充分發揮稅收政策有效的調節作用,合理運用稅收優惠等工具的同時,必須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只能在稅收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對各種納稅方案進行選擇,并且要得到稅務部門的認可才是有效和可行的。要想長久地獲得稅收等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高校后勤就必須密切注意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的變化,并根據國家稅收法律環境的變化及時修訂或調整納稅籌劃方案,使之符合國家稅收政策法令的規定。高校后勤發展目標是提高經濟效益,無疑納稅籌劃可以有助于目標的實現,也是加強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Z].財稅[2000]25號.
[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意見的通知[Z].國辦發[2000]1號.
[3]關于經營高校學生公寓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Z].財稅[2002]147號.
[4]關于繼續執行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Z].財稅[2003]152號.
[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經營高校學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Z].財稅[2006]100號.
[6]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經營高校學生公寓和食堂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Z].財稅[2009]155號.
[7]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經營高校學生公寓和食堂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Z].財稅[2011]78號.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