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有兩個主要任務:其一是讀書,其二是識字寫字。對于剛剛開始學寫漢字的孩子們來說,寫習字冊是有難度的。每一課生字有10個,每個生字從描、仿、寫要寫10遍,也就是每次寫習字冊就要寫100個。數量多、時間短、反復書寫同一個字枯燥無味,孩子們是越寫越差,容易失去寫字的興趣,更不要說把字寫好了。如果再布置回家用“田格本”再次練習生字、拼音、組詞,重復勞動,效果也不如在課堂上練習好。所以,我去掉了布置回家再練習生字、組詞的作業,將這些內容全部放在了課堂、放入了習字冊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創意一:在寫每個生字前先標拼音
要想認識字,拼音要寫準確。我對孩子們說:“我們已經學習了拼音,以往都是寫在四線三格本上的,你敢不敢挑戰沒有四線格寫好拼音?”孩子們激動極了,紛紛想辦法,如:看著生字表上的拼音寫,眼中有四線格,心里有四線格……于是,孩子們各用各的辦法,端端正正地書寫著生字的拼音,每寫一個還拼讀一遍,看看是否拼讀、拼寫正確,對生字的讀音再一次進行了鞏固。
創意二:只描紅一遍、仿影兩遍,臨寫兩遍
將原來共寫十遍的作業,縮成每個字寫五遍。數量少了,自然要提高質量。要求孩子們描紅時,邊描邊說字的筆順,不顛倒筆順。兩遍仿影時,能做到筆筆都和仿影重合。臨寫的兩遍則要邊寫邊看每個筆畫的位置、橫豎中線上的關鍵筆畫,把每個字的結構擺好、寫正確、美觀。寫好后還要將關鍵筆畫進行對照,自我判斷。
創意三:在習字冊上用生字組詞
最后還剩下兩個臨寫的格子,就用來進行生字組詞。一方面將生字再練習一遍,另一方面進行了生字運用的鞏固。孩子對于這一遍的臨寫反而非常高興,因為可以將自己想到的詞語寫上去,寫得更認真。
創意四:大、小老師一起看
在臨寫完兩個生字后,作為老師的我將巡視時出現的問題、寫得好的孩子的字通過實物投影進行講評和提醒,再次鞏固每個生字寫好的關鍵、注意點。對于寫得好的孩子,則請他當四人小組的小老師,指點其他孩子寫好字。有了激勵、有了比較、有了當小老師的動力,所有孩子都很認真,興趣被調動,而且一練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如今,我們班的孩子們都很喜歡寫習字冊,都想當小老師?,F在一年級下學期,凡是連續3次當小老師的,獲得“寫字小能手”稱號;連續5次當小老師的,可以免寫一次習字冊。孩子們從不會寫字、寫得不好,慢慢到能將字寫正確、寫端正,甚至達到寫美觀,在其他作業時也能做到如此。動動腦筋,四個小小的創意用在習字冊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蔣凱,鎮江市中山路小學,2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