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太陽能具有可再生和環保等方面的特點,這種優勢讓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將太陽能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在過去15年中,全球光伏產業以25%的年均增長率迅速成長。各國政府非常重視光伏產業,并把其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舉措。由于歐美等各國市場需求的增大,我國光伏產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繼2007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太陽電池生產大國,連續5年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0%以上。
然而,在高速發展的背后光伏行業存在隱憂。歐美是全球光伏組件最大的需求地,2011年,債務危機迫使許多歐洲國家降低了對新能源的補貼,無獨有偶,美國市場也出現了問題。10月,以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 公司為首的7家美國光伏電池廠商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對來源于中國的晶硅光伏電池產品提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雙反調查),這對于中國光伏行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面對困境,光伏企業如何“過冬”,光伏行業發展前景如何?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太陽能光伏產品分會秘書長孫廣彬。
光伏需求不會下降
《進出口經理人》:有人說:我國光伏行業遭遇了寒冬,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光伏行業出口現狀?2012年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孫廣彬: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主要得益于國際市場,80%~90%的生產容量依賴出口,隨著2010年國際經濟的復蘇,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形勢好轉,出口國家均呈現同比平穩增長。2011年也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差,我國光伏產品出口仍然保持增長態勢,初步估計應該比上年增長15%~20%左右。根據2011年1~10月的統計數據,德國、荷蘭、美國是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出口比重占近50%。尤其是對美國的同比增長最快,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美國市場達到42.06億美元,出口同比增長108%,出口價格同比增長15.73%;我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出口美國市場達到20.51億美元,出口同比增長144.64%,出口價格同比增長56.49%。
太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如今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尋求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可以說這是大勢所趨。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研究結果顯示,在未來世界能源結構中,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2030年太陽能發電將占全球能源結構的10%,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25%,到2100年將達64%。在經濟危機中太陽能被譽為將帶領未來經濟增長的領頭羊。專家預期光伏行業的增長潛力優厚,可以從2008年的0.145GW,到2020年底前增長數百倍至80GW以上。所以光伏行業未來的市場是明朗的,全球對光伏的需求還會持續增長,只不過增速有所放緩,關鍵是怎么將合適的產品應用的那些好的市場中去。
《進出口經理人》:美國對華發起雙方調查,如果調查成立是否會對國內光伏行業造成致命一擊?這是否會引起全球對華發起反傾銷的浪潮?
孫廣彬:這次美國雙反調查起訴企業只有7家,它們在美國市場上只占有很小的份額,并不能代表全體美國光伏企業。如果調查成立,美國本土的安裝商和集成商也會因此將產品的最終價格提高,最終美國的消費者也將遭受損失。從長遠來看,這對于美國新能源的發展也是不利的。我們認為,美國的起訴理由也是不充分的。中國光伏產品的價格優勢是通過近幾年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設備國產化率、降低綜合成本實現的,并沒有低于成本價銷售,因此不存在所謂的傾銷和補貼問題。
在加入WTO 的10 年里,中國作為重要的經濟體在融入全球經濟大格局的過程中,企業受到很多國際貿易摩擦,這是難以避免的,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可能行業會有一個優化調整的過程。通過市場競爭,把投機者清除出去,使一部分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占領全球市場,小企業為大企業配套。短暫的痛苦是為了長遠更好的發展。
我認為,其他國家近期對華光伏產品發起發傾銷的可能性不大。以歐洲為例,多晶硅和太陽能產品制造設備的歐洲供應商一直受益于中國市場需求,而印度的光伏組件很大程度都是中國出口過去,然后貼上印度的牌子,再銷售或出口,因此業界是反對發起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等貿易保護主義手段的。
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進出口經理人》:您認為目前光伏企業面臨哪些潛在風險?
孫廣彬: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中暗藏三大隱憂。一是沒有完全擺脫“三頭在外”的困擾。光伏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動力來自國外,關鍵技術設備、市場需求、原料“三頭在外”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近幾年,光伏企業在技術方面雖然有了很大進步,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其次,是國內企業對外依存度較高,市場和產品結構不平衡。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主要依賴國際市場,約80%以上的太陽能電池用于出口,80%集中在歐美。一方面,隨著歐美發達國家加強了對戰略新能源產業的保護,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面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嚴峻挑戰。另一方面,很多專家都預測未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應用市場在中國,光伏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國內市場的潛力,開始布局。
此外,光伏企業主要課題將是如何提升利潤。國內光伏企業運作海外光伏項目的能力不足,大多數企業更多的是做工程總承包和賣組件,但是并沒有參與到利潤率高的電站運營中。同時,我國光伏企業的研發和創新能力還非常薄弱,這些都是發展存在的問題。
《進出口經理人》:機電商會成立光伏分會以來,為企業做了哪些服務?
孫廣彬: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成立太陽能光伏產品分會有助于進一步發揮專業行業中介組織作用,架設政府和企業間溝通的橋梁,為光伏產品進出口企業提供一個互相交流與信息共享、共同維護進出口秩序、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應對潛在貿易摩擦的平臺,將有助于促進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更好更快發展。分會為企業辦了許多實事:在信息咨詢方面,以期刊、郵件、論壇等多種形式,構建行業內企業交流的平臺;在政策引導方面,指導企業樹立創新觀念,加大知識產權投入力度,鼓勵企業參加創品牌活動;在貿易促進方面,以展覽作為分會的一個支撐點,向企業提供專業的展覽信息和采購商信息;為企業提供專業法律咨詢和商債追收援助服務;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解決企業實際困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