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加強成本管理是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持續經營,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基本保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現代成本管理更加看重系統化和科學化。本文從分析我國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出發,就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如何加強成本管理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引言
成本管理是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加強企業管理,促使企業更好地發展。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力資源豐富的國家,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等方面意義重大。但與此同時,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也是比較脆弱的,在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歐盟債務危機以及國內貨幣政策緊縮的情況下,這種“脆弱”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在過去一段時期浙、閩等地部分制造業老板逃亡海外,甚至跳樓自殺等悲劇屢屢上演。因此,企業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應把降低成本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加強企業成本管理,以促進企業利潤的實現并提升企業價值。
二、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一)成本管理觀念淡薄
成本不僅是企業內部投入與產出的對比關系,更體現著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較低成本就意味著以更少的投入獲取更多的產出,對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然而許多企業成本管理意識淡薄,成本管理觀念不強。一方面部分企業領導團隊的成本管理意識淡薄,且對于成本管理的內涵不夠了解,將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混為一談,把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歸結為財務人員成本核算不準確。雖然部分企業制定有成本管理相關制度,但傳統的成本管理觀念片面地強調節約,而較少從效益角度,應用成本效益原則,降低成本以實現更大的收益。另一方面企業員工的成本意識淡薄。大多數員工成本意識不強,認為成本管理與自己無關,只是領導與財務人員的職責,感受不到市場壓力,對于哪些成本應該控制,怎樣控制等問題甚少關心,浪費現象嚴重。
(二)成本管理理論和對象片面化
在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目前的成本管理體系中,技術方法的研究和應用與成本管理發展的要求遠遠不適應。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成本管理從屬于財務會計,使得目前成本管理理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會計的影響,而沒有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多學科交叉的研究理論,使得成本管理陷入一個單純地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僅不能為決策提供所需的正確信息,對于經營過程也不能深入反映,更不能提供各個具體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有時甚至會出現連編制成本報表的人對自己的“作品”也難以解釋的尷尬局面。此外,傳統的成本管理對象僅局限于財務方面的信息,對于管理人員所需要的產品、資源、作業、客戶和銷售市場等非財務方面的信息則不能提供,難以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進而影響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
(三)企業員工綜合業務素質欠缺
首先,是企業的財務人員綜合業務素質欠缺。企業的財務人員一般只注重財務專業方面的教育,對于企業生產業務流程等方面的教育較少接觸。由于部分企業的財務人員只懂財務而不熟悉技術,所以對于產品成本的超支是在直接人工成本項目還是直接材料成本項目或制造費用成本項目,不能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相應的也就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來降低成本。其次,是企業生產技術人員綜合業務素質欠缺。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對普通員工的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對于財務方面的了解卻沒有明確規定,但是不了解財務的技術人員不是合格的技術人員。例如,在開發新產品時,正是由于技術人員不懂財務的原因,導致他們不會從降低成本的角度開發新產品。此外,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內部的技術、生產、財務等各部門往往各自為政,部門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缺乏合作精神,也是造成企業成本居高難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企業技術水平制約成本的降低
對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來說,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降低成本的目標。在一定時期,技術水平是不變的,加強管理就可以降低成本,但降低的幅度有限。因此,企業管理者為了降低產品成本,除了加強成本管理,還需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但由于經理的任期一般短于技術創新的收益期,而技術開發又往往以本期利潤作為投入,卻不一定能增加經理在任期內的利潤,這樣一種減少經理任期內的利潤以增加其繼任者業績的技術創新方案是不現實的,這也是導致一些企業領導者對技術創新缺乏興趣原因。
三、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完善成本管理的對策
在我國,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占據著成本優勢,但卻不具備成本管理的優勢,世界著名的咨詢機構麥肯錫就曾評價中國的企業是“成本優勢的巨人,卻是成本管理的侏儒”。因此,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要繼續保持成本上的領先優勢,就必須研究解決目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強化全員成本意識
成本是可以控制的,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要維持自身的成本優勢,就要在全體員工中樹立“努力可以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設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這樣一種思想理念,以提高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提高全員的成本意識,不僅包括企業的核心管理層,也包括企業的基層員工。提高全員的成本意識并將管理思想吸納到成本控制當中來是成本管理中的首要問題,企業可以實行成本管理責任制來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將責任成本的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執行人,其次是將成本目標執行的結果與執行人的收益掛鉤。這樣就有助于增強職工的成本意識,從而有效地克服職工成本意識薄弱的問題,使廣大職工樹立起全員全過程的自我控制意識,實行全員成本管理,以責任控制成本,以利益驅動責任,調動各層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實行全面成本管理
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要實行全面成本管理,需要企業產品生產管理組織流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門,甚至生產現場每一個工位操作工,都要參與到成本管理中來。同時,強調成本管理的科學性與全員參與的主動性相結合,以使經營層的要求與基層部門的追求達到一致性。因此,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的全面成本管理體系就是:以成本管理的科學性為依據,建立全員參與的,包含企業管理全過程的成本管理體系。并發揮全員主動性,匯集全員智慧,讓各部門的員工自主改善,不斷降低成本,使經營層與各部門員工具有降低成本的一致性的認識,力求在最低成本狀態下,進行生產管理與組織運作。
(三)加強員工培訓,提高綜合素養
在傳統的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中,人們片面的認為成本控制是管理者和財務人員的專利,技術是生產員工的專利。然而要讓成本管理實現質的提升,就必須實行全員管理。針對企業員工中懂財務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財務這一現象,企業要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綜合素養。首先,對于不懂技術的財務人員,在從事財務工作之前應先在采購、設計、生產、銷售等各部門輪流頂崗實習一段時間,這樣不僅可以拓寬財務人員的視野,而且可以使他們具有更強的發現降低成本新途徑的能力;其次,對于產品設計開發等生產技術人員,在進入產品設計開發崗位前,也應在成本會計崗位見習一段時間,以熟悉成本歸集核算的對象與內容,這樣技術開發人員對成本的理解更具體,在新產品開發時對產品用料、用工都會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
(四)市場為導向,實施戰略成本管理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技術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外部市場環境,取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企業就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拉動生產,盡可能減少庫存,縮短原材料、在產品和產成品的等待時間,從而減少存貨的資金占用成本。強化企業成本管理,要做好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同時企業還要把重點放到制訂競爭戰略上來,運用戰略對整個企業進行管理,將企業日常業務決策同長期計劃決策相結合。傳統的成本管理經常把眼光局限在單純降低成本上,而戰略成本管理理念就是適應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從戰略的高度對更廣泛的成本實施管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成本管理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是一個突出而又迫切的問題。為了管好企業的資金流出,就需要對企業的各類耗費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的發展,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對于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來說是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現狀的必由之路,也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隨著成本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企業必須實現成本管理系統化和科學化。總之,企業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一個企業競爭能力的強弱和盈利能力的大小。企業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苦練內功,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完善成本管理,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于慧君.淺談企業成本管理.現代經濟信息,2004(2).
[2]吉彩勤.談制造型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19).
[3]鄭俊萍.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分析.科教文匯,2011,(06).
作者簡介:唐芳,女,漢族,四川宜賓人,大學文化,供職于四川省長江造林局計劃財務部,會計師,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