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明 陸耀東 田雪琴 陳香 王志云
摘要:利用對3種不同的混合基質,對對大葉桂櫻(Laurocerasus zippeliana)大容器苗抽梢和生長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以30%塘泥+40%椰康+30%蘑菇渣”這種配方的理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其有機質以及氮、磷和鉀的含量也都較高,能更好地促進大葉桂櫻的抽梢和生長,是較為理想的大容器栽培基質。
關鍵詞:大葉桂櫻;大容器栽培基質;抽梢;生長
中圖分類號:Q945.31 S622 S622
文獻標識碼:A
大葉桂櫻(Laurocerasus zippeliana),別名大葉野櫻、大駁骨、駁骨木、黑茶樹、黃土樹、大葉稠李等,為薔薇科李屬桂櫻亞屬常綠喬木,在我國分布于我國甘肅、陜西、湖北等13個省區,日本和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大葉桂櫻樹形美觀渾圓,花朵密集淡雅,樹干淡黃通直,是集觀葉、觀花及觀干于一身的新優綠化樹種,具有很高觀賞價值,而且是一種很好的蜜源植物。目前界內學者對大葉桂櫻進行的研究,主要多集中在其葉精油的化學成分、扦插繁殖、種子萌發等方面[1-~4],對其栽培方面的研究尚未有見報道。本研究利用調配3種不同的混合基質,對不同基質下大葉桂櫻大容器苗進行的生長狀況進行的比較試驗,以篩選出更適宜的基質配方,為更好地進行其大容器苗的培育提供參考。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佛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苗木培育基地進行。選擇株高與、胸徑基本一致的大葉桂櫻大苗,苗高平均3.06m,胸徑平均4.94cm。育苗容器為塑料大營養袋,袋口直徑60cm,袋高50cm,每袋種植1株。設定的基質有S1、S2和S3共3種,其具體配方分別為:50%黃心土+50%塘泥(體積比,下同)、50%塘泥+30%煤灰+20%泥炭、30%塘泥+40%椰康+30%蘑菇渣,每種基質分別栽培9株。所有試驗苗木于2010年3月28日上袋,為便于以后調查,將每株苗木的葉全部剪掉再后再上袋。試驗期間,所有苗木的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1.2試驗方法
1.2.1基質的理化性質測定
基質的理化性質測定采用常規方法[5],由華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環境實驗室協助完成。
1.2.2 調查方法
上袋后測量苗木的胸徑、株高和冠幅,然后每天觀察苗木的抽梢情況,并記錄不同基質處理的每株苗木從上袋到抽第一根梢的時間。上袋30d后調查每株樹的抽梢數(以長于1cm的為準),同時在每株苗上不同部位隨機選取5個長度大于1cm的新梢進行掛牌,每隔30d用直尺測量其長度,直至滿上袋3個月后。上袋一年后,再測量苗木的胸徑、株高和冠幅。
1.3 數據分析
所得數據,采用Excel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并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對各處理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基質的理化性質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3種基質中的有機質含量,以S3的最高,為168.91g/kg,其次為S2,S1的有機質含量最低,僅為39.68 g/kg。3種基質均呈弱堿性,雖然一般栽培基質的pH值以6.5左右為宜[6],但由于3種基質彼此之間的pH值相差極小,對從試驗來說的影響不大。研究基質的最大持水量,有利于充分利用基質的持水能力,節約用水,降低生產成本[7]。在3種基質中,以S3的吸濕水含量最高,為157.73 g/kg,分別是S2、S1吸濕水含量的3.41、5.25倍,表明S3的保水能力最強。
3種基質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的含量表現均為S3>S2>S1。S3中的速效氮含量為283.58mg/kg,分別是S2、S1的2.92、4.31倍;S3中的速效磷含量為72.45mg/kg,分別是S2、S1的5.52、5.90倍;S3中的速效鉀含量為518.66mg/kg,分別是S2、S1的3.15、4.15倍。全氮、全磷、全鉀的測定結果顯示,全磷、全鉀的含量表現為S2>S3>S1;而全氮的含量表現則為S3>S2>S1,S3中的全氮含量為0.23g/kg,分別是S2、S1的2.3、23倍。綜合言之,基質S1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全氮、全磷和全鉀皆為最低, S3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和全氮含量都為最高。
2.2 不同基質對大葉桂櫻抽梢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大葉桂櫻抽第一根梢所需時間,會受到不同基質有一定的影響,其中S1和S3之間差別不大,而S2需要的時間相對則顯得短些。不同基質對抽梢數和總梢長有比較大的影響,上袋90 d后的抽梢數S3>S2>S1,S3的抽梢數有33.22條,分別為S2、S1的110.33%、125.64%,方差分析結果顯示S3與S1的抽梢數有顯著性差異(P<0.05),S3與 S2之間的差異不顯著。總梢長的表現也是S3>S2>S1,S3下條件下的總梢長達29.11cm,分別為S2、S1的135.46%、184.36%,方差分析結果顯示S3與S1之間差異極顯著(P<0.01),S2與S1、S2與S3之間差異不顯著。
從圖1可以看出,3種不同基質下的大葉桂櫻在上袋3個月內的抽梢數變化,S3基質處理的始終高于S2和S1,S1基質處理下的大葉桂櫻抽梢數始終低于S2和S3,這表明S3最有利于大葉桂櫻大苗的抽梢,其次為S2,S1最差。
2.3不同基質對大葉桂櫻生長的影響
表3為大葉桂櫻上袋1年之后,3種不同的基質對其成活率、胸徑、株高、冠幅增長的影響結果。結果為:不同的基質處理下,大葉桂櫻的成活率都為100%;其胸徑在不同基質下表現為S3>S2>S1,S3的胸徑平均為0.56cm,分別為S2、S1的130.23%、147.37%,但不同基質之間差異不顯著;其苗高增長在不同基質下表現也是S3>S2>S1,S3的株高平均為0.62m,分別為S2、S1的101.64 %、108.77%,不同基質之間差異也不顯著;冠幅的增長在不同基質下表現也為S3>S2>S1,S3的冠幅增長值最高,平均條件下平均為1.32m,分別為S2、S1的106.45 %、112.82%,且S3與S1差異極顯著(P<0.01),S2與S1、S2與S3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總的說來,3種基質對大葉桂櫻的成活率、胸徑和株高增長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相比之下S3則能更好地促進大葉桂櫻冠幅的形成,有利于大葉桂櫻上袋后樹形的恢復。
3 討論和結論
容器苗的生長與基質的選擇密切相關,優質基質是植株正常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8]。基質的pH值、有機質、各種營養元素的含量等是基質比較重要的理化性狀,直接影響到植物栽培的效果,但目前還沒有提出主要作物栽培基質的標準化性狀參數[9]。
評價栽培基質的適宜性不僅要考慮基質本身的物料屬性,同時要考慮實際應用時各種屬性的變化特征[10]。理想的栽培基質不僅要為植物生長提供穩定、協調、適宜的水分、氧氣、養分、酸堿度的根系環境,保持根系環境的穩定,同時還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經濟性[11]。
在本研究使用的3種不同基質中,以S3具有較高的有機質、氮、磷、鉀、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因此栽培大葉桂櫻的過程中,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這些元素的肥料,,以節約成本.。此外,在3種基質中以S3的保水能力也最強,可減少澆水次數,降低用水成本。
根據3種不同基質對大葉桂櫻生長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S3基質下大葉桂櫻的抽梢數、總梢長和冠幅,均高于S2、S1,其大小均表現為S3>S2>S1,特別是S3與S1之間有顯著差異,這也是由于S3基質含有的有機質、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鉀較高,而且保水能力也更強的原因造成的。
因此綜合來說,在本研究使用的3種不同基質中,S3(即30%塘泥+40%椰康+30%蘑菇渣)是大葉桂櫻大容器苗較為理想的栽培基質。
參考文獻
[1]池庭飛, 施小芳, 黃儒珠, 等. 大葉桂櫻葉精油的化學成分初步研究[J]. 植物學通報, 1986, 4(1-2): 44-45.
[2]林金祥. 人工繁殖大葉桂櫻[J]. 浙江林業, 2003, (7): 32.
[3]宿靜, 潘健, 湯庚國. 大葉桂櫻的扦插繁殖試驗[J]. 林業技術開發, 2006, 20(5): 79-80.
[4]宣君華, 林夏珍. 大葉桂櫻種子萌發特性試驗[J]. 浙江林業科技, 2009, 29(3): 77-79.
[5]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8, 132-502.
李麗, 聶俊華, 徐順利, 等. 三種原料對栽培基質含水量影響的統計分析[J]. 土壤, 2004, 36(1):85-91.
[6]俞繼英, 周芳勇, 林建軍, 等. 仙客來栽培基質配方的研究[J]. 林業科技開發, 2005, 19(4):53-55.
[7]李麗, 聶俊華, 徐順利, 等. 三種原料對栽培基質含水量影響的統計分析[J]. 土壤, 2004, 36(1):85-91.
[8]鄧煜, 劉志峰. 溫室容器苗基質及苗木生長規律的研究[J]. 林業科學研究, 2000, 36(5): 33-39.
[9]董曉宇, 蔡曉紅, 翟春峰, 等. 新型有機栽培基質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 陜西農業科學, 2007, (4): 88-90.
[10]吳繼紅. 幾種固形栽培基質物料的理化性狀比較[J].吉林農業科學, 2006, 31(4): 17-21.
[11]馬英, 尹淑蓮. 設施栽培基質理化性質研究初探[J].北方園藝, 2007, (10):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