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的iPhone5上市,引發無數粉絲的追捧,當然也招來了無數的噓聲。很多人感覺蘋果公司已經沒有了喬布斯生前的那種創新能力,似乎iPhone5的平庸就是個明證。且不管iPhone5未來是否能夠暢銷,不管蘋果未來的創新道路怎么走,也不管這家曾經改變產業發展道路的公司能否繼續領先,作為創新的偶像,喬布斯顯然已經成了難以逾越的象征。
為什么是喬布斯?為什么只有他才能帶來令人驚艷的產品?很多人都在問這樣的問題,大家都在研究喬布斯,研究他怎么演講,怎么與人溝通,怎么管理公司,如何定義產品,甚至有很多人在模仿他,于是就有各種各樣的“某布斯”。
但是,無論怎么研究,不管怎么模仿,喬布斯的很多東西是學不來的。為什么喬布斯在重新執掌蘋果公司之后,能夠推出iMac、iPod、iPhone等一系列讓消費者為之瘋狂的產品?也許,這是他的“前瞻性直覺”。這種感覺不可以復制,難以學習,所以有這種能力的企業家才能改變產業趨勢,才真正值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將人的思維模式大體分為兩類:系統1與系統2。系統1是一組自主運行的認知程序,具有快速、低耗的特點,短處是易犯系統性錯誤。直覺應該屬于系統1。系統2則是一組自覺運轉的認知程序,擅長精確控制和復雜運算,但是速度慢,耗能高,還有些懶惰。
也許,不僅僅是企業家,那些真正有創意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他們更崇尚直覺,因為這個系統快速、低耗。對他們來說系統2太慢了,考慮的問題太多了。這些人對于市場調查數據和風險分析往往刻意回避,甚至采取喬布斯著名的“現實扭曲立場”的做法,以驚人的意志力追尋自己的目標。
所以,經驗性直覺在決策時非常重要,一個行業做的久了,經驗積累足夠多,往往做決定時不會依賴各種報告和數據。而前瞻性直覺需要的是足夠的經驗積累、不斷創新的欲望、敢于挑戰公眾想象力的勇氣。
在汽車沒被人發明之前,所有的用戶調研都是:要更快的馬車。這是一個經常被提起的有關市場調查的笑話。也許在iPhone沒有推出之前,人們關于最好的手機的概念也不外乎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所給予的想象力。
與一般的理性知識不同,前瞻性直覺目前還沒有簡明扼要的學習課程,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悟和修煉。正因為這種能力如此稀缺,所以那些有著創新能力的企業家才是真正稀缺的資源。本期封面文章《戴爾:最熟悉的陌生人》為你展示了創始人邁克爾·戴爾如何帶領自己的公司從PC銷售企業向全面的IT服務提供商轉變的過程。作為明星企業家,戴爾這幾年顯然不如喬布斯“閃亮”,但是在帶領自己的企業轉型是,他的前瞻性直覺依然敏銳且奏效。
也許在《透視復雜網絡的規律》一文中,你會看到這種前瞻性直覺對人類來說將會多么重要,因為在巴拉巴西教授看來,隨著數字化、高度互聯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于冪律的認知最終會導致對人類行為的精準預測。那個時候,我們是不是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理性機器的包圍之中呢?我們的直覺可以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