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璐
摘 要: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本文在闡述多媒體教學概念的基礎上,對多媒體醫學教學特點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醫學教學中宜應用的多媒體形式。
關鍵詞:理論教學醫學多媒體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181-01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成熟并應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計算機教學也應運而生并不斷發展。
1多媒體與醫學教學
多媒體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同時按需要加上聲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操作,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
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于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應用醫學所遵循。主要包括人體解剖學、組織學和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毒理學、分子生物學和流行病學。因其涉及學科和門類多,既有基本理論,也包括了圖片、模型,甚至動作、聲音等,與其他教學相比,對其教學手段有更高的要求。
2多媒體醫學教學特點
在醫學教學中更應該注意講課的方法,技巧及授課的質量。多媒體技術集聲、影、文、圖等為一體,應用于醫學教學中可創造出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匯的視聽環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應用多媒體課件以大大降低教師課堂上的勞動強度,將教師從粉筆,黑板中解放出來,將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內容的講授中,學生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筆記,便于學生自學,增加思考時間,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
(1)體現學科專業。醫學理論教學涉及內容、學科范圍、知識涵蓋面均很廣泛。多媒體教學可以將生動逼真的視聽信息融于教學過程中,將圖像、動畫、視頻、音頻及文字資料同步表達,將抽象且無法用語言描述清楚的教學內容予以模擬,使學生接受更為直觀、深刻,為學生提供一個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的平臺;同時,多媒體教學的多種方式進行圖像講解,容易將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圖像串聯在一起,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求知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多媒體教學的這些優點,可為醫學理論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2)突出理論重點。傳統醫學理論教學手段難以表達復雜動態的變化過程,多媒體技術可以生動表述醫學教學中抽象的理論和多種動態變化過程,特別是一些醫學專業特有的概念。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采用動作設計,并輔以適當的圖像、文字、聲音,動畫般加以演示,可以生動的再現醫學抽象深奧的理論,使其過程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由抽象的理論上升到具體的認識過程,便于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述腎動態顯像反映。腎功能特征時,應用三維動畫將顯像劑在腎小球或腎小管中的攝取、轉移及排泄過程展示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該顯像的掌握及臨床應用的理解。突出了教學中的重點,增強了教學效果。
(3)強調圖像可視。醫學理論教學中,涉及各種醫學影像或者圖片,需要教會學生對各種圖像進行識別、分析,利用圖像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進行判斷。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圖文并茂,聲像兼備,信息量大,教學需要的大量圖像可以通過多媒體清晰顯示,教師對圖像的講解更為方便、生動,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形象生動的展現教學內容;同時,使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圖文信息,對疾病的影像表現認識更為直觀、深刻,加深學生對理論及疾病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思考和瀆片能力。
(4)促進知識擴展。多媒體教學不僅要求教師精通醫學的專業理論和實踐,還要求教師掌握基本的微機應用知識、相關的操作軟件、一定的網絡知識及掃描儀、數碼相機等電子儀器的應用技能,有利于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同時,在教學中,也能夠促進學生對多媒體的學習和應用。
3多媒體醫學教學應用形式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與發展,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教育技術在臨床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增加教學信息量,實現教學互動,是醫學理論教學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下面結合教學的體會,就如何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醫學理論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1)動態描述的內容宜用多媒體。醫學理論教學中,涉及到很多動態過程的內容,比如血液流動、心臟跳動等,采用傳統講授方式,不僅花費教師精力,學生仍難于理解。利用多媒體動畫形式使整個血液流動場景在大屏幕上動態進行。這樣,學生可以直觀看到,便于直觀地認識和理解。
(2)理論抽象的內容宜用多媒體。運用課件可以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使教學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形成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對比較抽象,在講解過程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如果使用多媒體課件以動畫來表現,就可以直觀地展示。這樣的教學方式直觀,生動,大大降低了教學難度。
(3)文字說明的內容宜用多媒體。課堂例題,各種背景資料介紹,儀器分析中的流程圖等需要大量文字說明的內容適合采用多媒體形式。這樣可為課堂教學增加信息量,節省時間,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大量的知識點,提高教學效率,也有效地緩解了學時壓縮后的矛盾。
(4)大量板書的內容宜用多媒體。對于一些重要的概念或定義,教師要在黑板上書寫,這樣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講課的節奏。但板書不易保存,且耗時較多,多媒體教學則有速度快,信息量大,給學生課后留下足夠的獨立思維的時間和空間,極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總之,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只有真正地將多媒體教學和醫學理論教學形式有機地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姜立萍,楊光燃,錢冬梅,等.提高腎內科見習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J].中國病案,2011(4).
[2] 張麗平.PBL教學法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3).
[3] 郭勤,沈守榮,彭偉蓮.改良PBL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臨床實習的應用初探[J].實用預防醫學,2008(3).
[4] 牙祖科,曾啟新,李雅靈.CBL教學法在牙周病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嘗試[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