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丹
摘 要:思想政治課是德育的主渠道,但道德素質不是光靠課堂就能提高的,還需要學生在參與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在與他人合作和交往中提高,體驗式德育教學應是高職德育的重要環節。高職教育大發展的趨勢,對德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學生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棵常青樹,對青年學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為一個組織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應該跟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社會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德育社團體驗式高職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189-01
思想政治課是德育的主渠道,但道德素質不是光靠課堂就能提高的,還需要學生在參與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在與他人合作和交往中提高,體驗式德育教學應是高職德育的重要環節。高等職業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一種新型高等教育,與傳統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是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的高等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高等職業教育大發展的趨勢,對德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在高職院校中應該大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即體驗式德育教學。高職德育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學校社團實踐、實習實訓實踐、社會生活實踐三類。在這里,我想談談高職院校社團活動中體驗式德育教學的滲透和效果。
“體驗”的“體”,意為設身處地、親身經歷;“驗”,意為察看感受、驗證查考。體驗具有過程性、親歷性、真實性和不可傳授性,體驗的過程是充滿魅力彰顯個性又富有創造性的過程。借助在團委工作的便利,我通過各系學生會干部面向全校學生開展了一次調查活動。在調查“你希望參加學校的哪些活動”問題時,學生們都選擇了多個選項,其中一半以上的學生愿意參加公益活動和勤工儉學,同時也有約1/3的學生愿意參加文體、社團、競技或專業比賽等。可見,學生的興趣是很廣泛的,愿意參加各類學校活動。學生的道德發展主要來自于學校教育和生活的經歷,所以高職要大力建設校園文化,給學生創建一個優美、寬松、溫馨、自主、向上的校園環境。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來進行自我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1學生對社團活動的認識和期望
在學生中調查關于“參加社團活動”問題時,除去少部分學生不愿參加社團組織外,有超過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了文娛體育類社團,還有另外一部分學生選擇參加志愿服務類社團。在社團的作用上,多數學生還是認可的,他們認為社團可以活躍校園文化、培養能力、增進交流及進行宣傳教育。社團應該成為高職德育的重要載體,改變目前高職院校在這方面的不足。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寓教于樂,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他們的管理能力、交往能力,提高其責任感和自主意識。高職生雖然思想成熟,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但因為多數學生在家中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依賴性強,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而學生社團作為青年學生自愿組成的群眾性組織,彌補了這一缺陷成為了青年學生“認識自我,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在激發學生的“自主潛能”,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方面發揮了有效作用,是青年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
2學生社團引導學生深挖自身的潛能
社團建設要注意形成社團特點,發掘社員的個人潛能,突出學生的個人特長,為青年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一方舞臺。因此在社團建設的眾多事務中,教師應走回幕后,處于指導位置,把更多的“自主權”交給了學生,讓青年學生擔當起處理社團事務,決定發展目標,實施發展計劃,總結調整等一系列的工作。
3學生在社團活動中體會“競爭與合作”
社團的建立,更多的讓學生自主的來完成一項“事業”,讓學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與收獲”,嘗試“成功與挫折”,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挑戰自我的良好品質;在創造性的工作中,體味“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培養腳踏實地的良好作風;在集體生活中感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確認識“自身成長與集體的關系”;學生更加關心社團的成長和發展,主動的去想辦法,出主意,在交流中體會“競爭與合作”,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
4社團是學生適應社會,促成社會意識形成的催化劑
學生社團是學生觀察社會,了解社會的窗口,是學生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通道,是學生適應社會,促進社會意識形成的催化劑。因此,在社團建設的形式和方式上,應注意社團的開放性,向社會拓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接觸社會,感受社會,服務社會的同時,強化青年學生的社會意識。大部分通過社團鍛煉的學生在走向社會后普遍表現出具有較強組織能力和社會責任感,較其他為參加社團或學生會鍛煉的學生更加成熟,思考問題更全面。
5社團活動在體驗式德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學生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織,在不同的時期都對青年學生的發展起到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為一個組織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應該跟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因此,社團建設中,我們應該把握有以下幾點。
5.1 把握時代方向,與時俱進開展工作
把握社團建設的時代性特點,社團建設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規律的同時要緊跟時代步伐。在加強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同時,著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培養。通過開展一系列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精神、勇于進取的品質和創新的理念,為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2 堅持本質,多元化發展
社團建設不論采用何種形式,學校育人的宗旨和本質始終不變。在建設社團方面,除了考察社團建設的專業性,興趣性的同時,還要從學生、教師、學校、社會等多元因素綜合考慮,鼓勵社團往多元化方面發展,同時增強社團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搭橋鋪路。
5.3 增強社團建團的前瞻性,深挖社團發展的潛力
作為社團指導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一個社團建團的宗旨,與職業教育相聯系,挖掘社團發展的潛力和遠景。因此在建團之初,應全面考慮建團的意義所在,是否有它的現實價值以及遠期發展目標。將社團的發展前景,良好的育人環境與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相結合,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意識、市場意識和協作意識的培養,使通過社團鍛煉的學生具有更強的競爭意識。從另一個方面,也為社團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朝莊.高職教育教學特點比較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4(10).
[2] 任建波.對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載體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3).
[3] 余曉林.創新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積極推進和諧校園建設[J].職業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