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濤 孫海麗 陳曉榮
摘要:當今社會,網絡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工作的好幫手。與此同時,網絡游戲、虛擬交友、網絡迷信也正在悄悄地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許多在校生沉迷網絡,上網成癮。我作為一名教師,在全面認識網絡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搞好學習。同時,又做到揚長避短,取其高雅,去其低俗,在防止學生上網成癮,幫助上網成癮學生戒除網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揚長避短網絡服務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c)-0135-01
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我們經常看到有關網絡的事情,如網上購物、網上聊天、網上交友、網上求職等等。這的確讓生活在信息時代的我們感到自豪。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報導:沉迷網絡游戲的花季少年某某以飛天狀從48層樓上跳下;14歲少年殺死生身母親,原因是為了索取上網費用……。讓人觸目驚心,聞之膽寒。其實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資源,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帶來負面效應.網絡對中學生來說意味著什么?是“鮮花天使”還是“魔鬼陷阱”? 對此人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網絡和在校學生聯系起來時,很多家長和老師更是把網絡視為 “洪水猛獸”.其實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有它的正反兩面.網絡也是這樣.究竟網絡給青少年帶來幸福還是弊端,關鍵取決于人們如何應用它.如果能避開“魔鬼”,繞過“陷阱”去采摘“鮮花”,去接近“天使”,把“洪水”引入沙漠,把“猛獸”引入深山,那不就大快人心嗎?在處理學生和網絡的關系時,我讓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引導學生取其高雅,棄其低俗,揚長避短,既讓網絡服務了教學,又在防止網癮、戒除網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內容是我在這方面所做的嘗試。
首先,老師要提高自身網絡素質,學習網絡知識,全面認識網絡。
網絡的出現,將人類帶入了數字化時代,拓展了人類的第二生存空間---網絡社會。網絡的出現和普及使人們在信息化、知識化的潮流中不得不學會適應以求得生存和發展。網絡的交互性、開放性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徑,滿足了青少年強烈的探求欲望,有助于青少年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絡可以為青少年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但是網絡的虛擬性、隱蔽性和交互性,又能使青少年在形形色色的網絡游戲中做出很多現實社會規范所不允許的事情,不需要接受社會規范和其他人的監督,隨心所欲地渲泄自己的情感。結果,一些青少年會上網成癮,甚至會無意識地淡化現實社會的規范要求,特別是暴力、色情等方面的約束,給日后的暴力犯罪埋下隱患。
再者,老師要清楚青少年為什么會迷戀網絡。
當代青少年沉迷網絡之所以成為社會問題,除了網絡自身的特點外,青少年成長發展的客觀環境失衡。也是很多青少年陷入網絡而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由于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讓青少年承受了過多的壓力。當長輩的教誨與現實社會相沖突時,他們就會因為得不到成人社會的承認而轉向自主性更強的網絡世界。其中學習壓力和學業不佳是其中的主要原因。過重的學習壓力使得青少年極易在輕松的網絡環境中尋求解脫與滿足。大多數沉溺于網絡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會越來越差,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體驗不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許多目標、理想很難實現,因此往往會選擇網絡來滿足自己。虛擬世界里的成功幫助青少年擺脫了現實世界帶來的自卑感,滿足了對優越感的追求。同時,有的教師對網絡知之甚少,強行制止學生上網,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別是個別教師對學習差和調皮的學生有偏見,助長這些孩子脫離正常的生活環境而沉溺于網絡。
正是基于對網絡的認識,對青少年沉迷網絡原因的認識,我采取了如下措施,幫助上網成癮學生戒除網癮,并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服務于學習。
(1)對于上網成癮學生,采取“疏”而非“堵”的方式,因勢利導實現他們興趣的轉移,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事實一再表明,對待學生上網這個問題,采取簡單的強制手段或僅僅進行說服教育和心理疏導是不能從根本上戒除網癮的。我的一個學生李樂,從初一就迷戀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經常逃學去上網,家長多次把他從網吧里拖出來,痛打一番。班主任也三番五次的跟他談話,進行思想教育,并多次讓他寫下保證書,保證以后不再上網。但往往效果不是很好,幾天以后,他還是經受不住網絡的誘惑,又偷偷尋找機會去上網。后來發展到晚上趁父母熟睡后偷偷溜出去上網。這樣他的學習成績不斷下滑。對此,我并沒有歧視他,而是引導他。我也沒有正面和他談話,而是利用他已掌握的網絡知識,發揮他的優勢,讓他發現自己的價值,找回自信。如在學習《Go for it 》(新目標)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Wheres your pen pal from?時,我問學生誰有國外筆友時,沒有一個學生回答有,我就告訴他們,交個國外的筆友并不是很難,其實是比較簡單的,若借助網絡交國外的筆友就更方便了。說到這里時,我一本正經地說:“要這一方面有一定網絡知識的同學就更容易了。我認為李樂就一定能做到。”這時,全體同學的目光都集中到李樂身上,他先是低下了頭,后來又剛毅地抬起了頭。然后我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網址http:// www .worldfriedship.com .讓學生不妨試一試。幾天后的一個下午,放了學,我正要離開辦公室,李樂來找我。他低著頭很羞澀地對我說,他交了加拿大的筆友。只是自己打字的速度很慢,并且英語不夠好,自己心里很多話不知該怎樣表達,還常出錯。最后他還高興地說,他的筆友愿意幫助他學英語,并且自己也決心把英語學好。以后,在英語課上我發現他真的像變了個人似的,聽講非常認真。后來,在課堂上我把李樂交了個加拿大筆友的消息告訴了全體同學,并對他英語學習態度的轉變進行了表揚。這時全體同學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眼光。
(2)由點及面,引導全體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服務于教和學。
青少年都有強烈的人際交往欲望和探求欲望,他們想通過海外筆友來了解異域風情,了解七彩世界.我們班里幾個同學海外筆友的出現掀起了學生上網尋找海外筆友的熱潮。與此同時,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于是我便趁熱打鐵,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致力于英語學習。當我講到《Go for it》(新目標)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Why do you like koalas?時我先布置了幾項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有koala(樹袋熊)的資料,并查找與之相關的澳大利亞的其它動物。我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由經常上網的學生任組長。在講課時我大吃一驚,每個小組都查得非常仔細,資料中沒有學到的單詞、短語,學生也利用詞典查了出來音標、意思及用法,有的小組還查找了其它動物的資料。對學生的這些做法及成果,我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大力表揚了一番。
在收獲成功、享受喜悅的同時,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積極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健康上網。總之,我采取了以上措施,在幫助網癮學生擺脫困境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受到了家長和學校的好評。
參考文獻
[1] 淺淡青少年網絡成癮.德陽日報,2005.9.8.
[2] 陳意馨.用好課堂和互聯網做好英語閱讀教學.《學英語》報出版社,初中教師版第43期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