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梅等

上瞼凹陷是中老年人群中較常見的眼部衰老征象之一,而中老年人同時又常常伴有瞼袋和上瞼皮膚松弛。我科自2009年2月~20011年6月,利用瞼袋疝出的游離脂肪組織或提眉手術中切除的眉部真皮脂肪組織充填治療上瞼凹陷共26例,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術后隨訪3~12個月療效穩定,現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26例,均為女性,年齡40~52歲,平均年齡46歲。所有各例在年輕時均無上瞼臃腫和凹陷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上瞼凹陷逐漸出現并日益加重。26例中有15例利用瞼袋疝出的游離脂肪組織糾正上瞼凹陷畸形,有11例因上瞼皮膚松弛行提眉術,利用眉部真皮脂肪組織充填治療上瞼凹陷畸形。
1.2 手術方法
1.2.1 利用瞼袋疝出的游離脂肪組織治療上瞼凹陷:在眉下緣設計凹陷充填時的皮膚切口線,并描記擬充填區域,具體的充填量由充填術中靈活掌握。在雙下瞼緣設計瞼袋切口線及需切除的松弛皮膚。2%利多卡因加鹽酸腎上腺素(濃度1:20萬)局部浸潤下瞼緣,常規行瞼袋手術。將取出的眶隔內的脂肪團用生理鹽水沖洗肉眼可見的血跡,備用。行眉下緣局麻,沿皮下向下分離,在凹陷較明顯的部位分離眼輪匝肌,切開眶隔筋膜,將已處理好的脂肪團植入眶隔腔內,縫合眶隔筋膜,同時將移植的脂肪團固定,關閉眼輪匝肌,縫合眉下緣皮膚(見圖1、圖2)。
1.2.2 利用眉部真皮脂肪組織充填治療上瞼凹陷:設計提眉或切眉術切除的皮膚區域,一般長約5cm,寬約0.7~0.9cm,保留眉頭,同樣描記上瞼的凹陷區域,2%利多卡因加鹽酸腎上腺素(濃度1∶20萬)局部浸潤麻醉,用手術刀切除眉部所畫區域的表皮,再用手術刀切取真皮脂肪組織,將真皮脂肪組織移植片適當修剪脂肪組織,并使其符合所設計的形狀和厚度,用浸有生理鹽水的紗布包好備用。在眉部切口的下緣沿皮下分離至上瞼凹陷處,形成一個腔隙,充分填塞止血,將修整好的真皮脂肪瓣脂肪面朝下,填塞到剝離好的腔隙中,進一步調整組織瓣至合適位置,并在組織瓣的上緣固定縫合2~3針,拉攏縫合眉部切口,皮內切口用7-0號可吸收線縫合,表皮用5-0號尼龍線連續縫合(見圖3、圖4)。
1.2.3 術后處理:術前30min常規靜滴抗生素一次預防感染。術后均未加壓包扎,7天拆線,眉部切口3個月可通過文眉掩飾。
1.3 結果:本組26例患者隨訪3~6個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滿意,無并發癥發生。
3討論
各種原因所致的上瞼凹陷都會破壞面部的和諧美觀,給人以蒼老憔悴的感覺。而中老年人的上瞼凹陷常與瞼袋或上瞼皮膚松弛合并存在。將瞼袋手術中疝出的脂肪或提眉切眉術中的真皮脂肪組織回填治療上瞼凹陷,變廢為寶。本方法有效地結合這幾種手術特點,對于眼部的衰老情況改善明顯而持久。即減少了手術中換部位取脂的痛苦。又節約了手術費用。
上下眶隔脂肪有著良好的組織胚胎學同源性,能夠更好有利于術后移植體血液循環的建立[1]。瞼袋整復術中取脂肪團對其細胞損傷遠遠小于脂肪顆粒注射,更有利于移植體細胞的存活。其次,術中并未對脂肪組織進行特殊處理,僅用生理鹽水洗去肉眼可見血跡。同時移植脂肪量較少,可避免移植脂肪中心區域的細胞發生壞死[2]。
真皮脂肪移植后其吸收率相對顆粒脂肪來說比較低,它綜合了真皮移植和脂肪移植的優點[3]。人體真皮組織主要成分是膠原,其富有彈性,質地柔軟,結構致密、強韌,且保存了完整豐富的真皮內層毛細血管網,與受區基底部血管網直接吻合[4],建立良好的血液循環,致使皮片移植具備滿意的成活率。利用提眉切眉或眉下方切口,可獲得清晰的手術視野,更好的分離止血,填入腔隙準確,固定扎實,為術后脂肪細胞或真皮細胞的存活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本組26例患者均為輕、中度的上瞼凹陷畸形,對于重度上瞼凹陷的治療還需進一步的臨床觀察。
利用瞼袋術中疝出脂肪或切眉提眉術中的真皮脂肪瓣治療上瞼凹陷畸形。不增加新的供區手術切口,療效確切,患者易于接受,操作簡單,適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童新輝,趙萍平,施耀明.瞼袋整復及半月弧凹陷充填術[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0,11(3);133-135.
[2]劉志坤,曾健,楊峰,等.自體脂肪顆粒移植矯治上瞼凹陷畸形28例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4):502-504.
[3]宋儒耀,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M],增訂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171-172.
[4]柳大烈,楊國凡,劉曉燕.等.真皮下血管網皮片基底血運建立的研究[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1996,7(2):76.
[收稿日期]2012-05-28[修回日期]2012-07-16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