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琦
摘要:本文以《春天的發現》為例,展示了口語交際課的設計過程;和課后的教學反思。
關鍵詞:口語交際教學設計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c)-0167-011
口語交際—《春天的發現》活動設計
1.1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即說和寫的能力。所以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應努力上好每一堂口語交際課。一堂完整的課不只局限于課堂上,還應該包括課前準備和課后拓展延伸,盡力為學生提供交流的空間和平臺,把交流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在更多時候充當一個聽者和指揮者。基于這樣的想法我設計了這堂課。
1.2 教材分析
《春天的發現》是第十冊語文書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讓學生觀察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美好,發現春天景物的特點。這次口語交際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號召學生珍惜生命的春天,努力拼搏創造自己的燦爛春天。
1.3 教學目標
(1)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珍惜美好年華的情感。
(3)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別人。
1.4 教學重點
說出春天景物的特點和自己的感受。
1.5 教學準備
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文字資料,并把自己在戶外觀察到的景象畫下來或拍照。
1.6 教學流程
(1)播放歌曲,創設情境
①播放歌曲<嘀哩哩>,學生隨唱,鼓動學生隨音樂動起來。
②導語:
同學們,春天在哪里呀?(學生自由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今天就讓我們坐上春天的列車一起去尋找春天,發現春天吧。(出示課題《春天的發現》)
(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良好的情境氛圍是前提,所以我利用視頻歌曲,把春天的景色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表達愿望。)
(2)說詞語,迎春天
①說課前搜集到的有關春天的詞語、成語、詩歌或描寫春天的句子。
②教師評價,對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
(3)乘車春游,去田野找春天(為學生創設一個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1、看春
①沿途風光
讓學生進入角色,教師問:透過車窗看見了什么?
(出示楊樹、柳樹圖片,引導學有順序的觀察思考,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②欣賞田野風光
出示桃花、麥田、油菜花圖,以桃花圖為例,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引導學生由說一兩句話到說一段話,然后學生小組內交流麥田圖和油菜花圖,實施由引到放的方法。(播放視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聽春
播放視頻鳥叫聲,引發學生聯想在春天聽到的其他聲音。
3、聞春
設計下雨的情境,學生在描述春雨的時候,引導學生想象:你仿佛聞到了什么?
4、感春(趕春)—談自己的感受
①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她生長著.這是春天給我的感受.誰來說說你的感受?(小組內交流,后選代表發言)
②教師總結:你們現在正處在人生最美麗的春天,在春天我們該播種什么呢?健康的身體,良好的行為道德,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就是我們在春天要播種的種子,讓我們珍惜這美麗的春天,讓我們抓住人生的春天,讓我們在春天中辛勤地播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秋天得到豐收。
教師寄語:
微風吹動樹葉,快聽,那是春天的腳步,春天的腳步匆匆,美好的時光稍縱即逝,珍惜春光,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吧,讓我們在春天里播種,在春天里拼搏,讓我們追趕春天的腳步,用勤勞的雙手,描繪我們絢麗的春的篇章吧!
1.7 課外拓展延伸
(1)在春天留影,寫激勵自己的格言。
(2)把自己在這節課的所見所聞所感整理下來寫成作文。
(通過照相留影及練筆活動把課堂延伸,促使學生養成發現美.欣賞美的習慣,體現出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加強課內與課外生活的聯系。)
2 從遺憾走向完美—《春天的發現》教學反思
我很喜歡竇桂梅的一句話“寧要真實的遺憾,不要虛假的完美”。的確,我的這堂口語交際課雖然有亮點在閃爍,但也存在著遺憾,它引發了我的思索,讓我感慨頗多。
當時設計這堂課時還是初春時節,大地剛剛解凍,沒有春天草綠花紅的影子,怎樣讓學生進入春天那美麗的情境中呢?為此,我搜集并篩選了一些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圖片,并設計了乘車春游的故事情境,引導學生看春、聽春、聞春、感春,從而從不同角度讓學生感受春天,發現春天。學生在看到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美麗的同時,傾聽著春天的聲音,想象呼吸著雨后的青草味,自然就對春天有了美好的感覺,水到渠成地,學生就知道了春光易逝,應珍惜。如此環環相扣的教學思路,讓整堂課非常流暢而飽滿。值得欣慰的是,我費盡心思制作的課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課堂伊始,我播放的歡快的視頻歌曲《春天在哪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教學創設了活躍的氣氛,消除了我與學生之間的陌生感。美麗的圖片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身臨其境,真切的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尤其是音頻鳥叫聲和flash下雨的畫面讓學生驚奇,觸動了學生的表達,激發了交流的欲望。這些都起到了恰到的好處。
在這堂課中,我始終以自己飽滿的激情在感染著學生,我的語言高亢有力,我努力用風趣而鼓勵的語言喚醒學生的表達意識,從學生亮亮的眼睛里,我知道了教師的激情是課堂的興奮劑。從課后,學生坐在教室里不愿離去和依依不舍的再見中,我知道這節課讓同學們很舒暢。后來在小區的花園里,從幾個女孩看到我后的驚呼聲和那種無法言語的喜悅中,我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激動和欣慰。因為我的課,終于可以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給他們一種美好的情感經歷。所以應該自勉,爭取每天讓學生在課堂上有這樣的激情和美好的體驗。
但在這節課中,仍存在著遺憾。我發現了問題,值得我深深思索的問題。口語交際要實現雙向互動,即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可我忽略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和促進,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合作。如何在口語交際中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呢?教師與學生之間怎樣擺脫提問、回答的老套呢?教師在活動中究竟是扮演著一個怎樣的角色呢?口語交際需要板書嗎?這些問題都是我的課堂中真實存在的,也是遺憾之處。
課堂的遺憾之處往往會促使著我們的進步和成長,所以我認為出現問題是好事。現在出現問題那就說明以后會少出問題。雖然萬事沒有十全十美之說,但我們還是要向著那個境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