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芳
摘要:ESP教學的開展包括課程設置、教學大綱設計、教材選取和編寫、教學方法、學習效果評估和師資培養等幾個實踐性環節。其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內容也是包含這幾個方面。文章綜述了近十余年來國內外在教學方法、學習效果評估方面的研究進展,并對進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ESP教學方法 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c)-0180-02
1 引言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如外貿英語、國際金融英語、法律英語、科技英語、旅游英語、醫學英語等。其目的是借助英語這一工具,提高其在專業學習上的英語應用技能和研究能力。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西方一些發達的國就開始了ESP的教學和研究活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職業生活國際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入,ESP的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我國,自從20世紀80年代興起科技英語熱之后,ESP也開始受到廣泛關注。20多年來,我國外語界對ESP在課程設計、教學法、教材建設和編纂各種專門用途的英語工具書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試圖從ESP教學方法與技巧、學習效果評估和師資培訓等方面對ESP(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理論與方法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分析。
2 ESP教學方法研究
雖然ESP是以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語)為基礎的,但ESP有著與EGP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的,因此它也具有不同于通用英語的教學方法。國內外許多學者在ESP教學方法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成果。
張梓慧認為ESP的教學面臨著新時代的挑戰,舊的教材、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無法適應新的挑戰。他詳細分析了ESP的性質、范疇、內容,闡述了ESP課程對教師和學生以及教材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ESP課程的教學方法。王國通過對ESP教學現狀的分析,從師資培訓、教學觀念、教材選擇三個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國ESP教學的具體措施。蔣向勇、邵娟萍等基于目前國內ESP教學存在的問題,在研究ESP教學特征的基礎上,對ESP課程的教學策略提出一些相應的建議。何曲,易千紅,王小飛等認為,目前,多數ESP課程教學剛剛起步,其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理念尚不成熟。他們以四級后續ESP《職場英語》的教學實驗為實例,探討了如何借助建構主義的理論觀,在ESP課程教學中將情景式、協作式以及交際式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實現《職場英語》課程教學的實用化和趣味化。傅玲芳分析ESP的教學理論和語言特點,著重探討了適應我國學生的專門用途英語課堂教學的一些方法。任鳳偉認為學習ESP課程是快速獲得信息的有效途徑,關鍵在于找準主體句和將篇章劃分成不同的意群,這樣可以有助于學習者掌握ESP的篇章結構,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
楊婧結合教學實際,對旅游英語教學中ESP教學原則的具體實施及效果作了嘗試性分析與探討。袁智敏以《旅游英語》為實例,根據對任務型教學法教學過程的分析,總結了任務型教學法的優點及其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為ESP課堂教學提供新的途徑。
陳朝暉,姜瑾等根據對醫學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狀況及意愿的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對進一步學習本專業英語有很強的動機需求。對此結果用ESP教學理論,分析醫學院校學生英語的專業英語學習特點,明確ESP教學的特點及努力方向應以學生為中心,著重交際能力的培養,真正為學生專業發展服務。
譚純艷通過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商務英語課程學習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學習的瓶頸在于商務英語的專業術語和商務知識的缺乏。就此,教師在ESP的商務英語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學情,發現問題的癥結,調整教學的重點,采取相應的對策。
王愛琴根據對ESP教學實踐摸索出的一套比較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即對比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以期為高職專門用途英語提供參考和借鑒。張亞梅針對高職ESP的特點,提出了重視課程開發、加強師資建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強化學習方法指導、增加實訓環節和完善評價體系的教學策略。冀文輝指出了在高師院校加強ESP教學的必要性,并分析了ESP教學作為語言教學如何將英語技能與專業知識融合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宋麗莎通過結合中國的國情和中澳職業教育與培訓項目的實施,討論了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張竹林結合國內外有關ESP外語教學法研究領域的成果探討了職教院校的ESP英語教學,認為教學實踐中的“對比教學法”對以中國學生為教學對象的ESP教學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吳鳳仙從ESP課程的重要作用出發,探討了以技能為中心的ESP課堂設計方法,以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冀文輝認為詞匯問題是學生學習ESP的最大障礙。通過分析詞匯在ESP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其詞匯特點,闡述了ESP的教學方法。朱建祥探討了翻譯在ESP教學中的作用,提出改進ESP翻譯教學的對策。徐娜通過分析ESP的產生與日益發展,提出了經過實踐得出的ESP教學中的任務教學法。赫蓉蓉基于多媒體的直觀的情景教學模式強調語言與真實情景或設計的情景相結合,以情景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體設施,讓學生參與其中并做出模仿反映,創造出類似語言習得的學習過程。
3 學習效果評估研究
隨著ESP教學的開展,對ESP學習者能力的界定以及測試手段的使用是不可回避的問題。社會用人單位對ESP的能力界定也有具體的標準和要求。因此制定出ESP獨立的、有其自己標準的和規范的考核評估體系是十分必要的,這個考核評估體系應該有其獨立的測試內容、測試形式、測試任務和評判標準。
謝青松,王芳提出可以采用測試和課程評估的方法檢測學習者在ESP課程學習中所達到的既定目的,同時也可為教師教學,課程設計者,教育研究者提供有效反饋以及作出及時改進。陸偉成提出在每項任務/案例教學完成后,應適時歸納總結,闡明要點和各種可能的應用技能,可提高任務/案例的完成質量。他認為教與學評估可分離,學習評估可采用任務/案例完成成績表,評估項目可包括案例概況描述、案例問題解答、案例解決方案、方案實施情況、團隊協作精神和綜合輸出能力。教學評估則根據學習成績反饋—EST行業語言分析—任務/案例分析—案例修改更新—完善課程設計等程序實施。王麗群,閆秀靜,楊琳等指出,教學評價是改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最終目的是促進師生共同發展。但目前ESP評價中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包括:①評價方法單一;②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因此提出ESP的測試應以大綱要求和教學內容為基本依據,做到評價方式多樣,內容全面,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技能進行綜合評價,以促進學生全面技能的形成和發展。同時要注重教學過程的評價,加大對學習過程的監控。
唐玉玲,龔芳認為,迄今為止,ESP評估體系還沒有建立,還沒有統一的評估標準。各學校以及校際也沒有建立專家評審、評估機制或組織,諸如某學科的專業指導委員會等。在ESP教學測試上,各校、各專業、甚至各教師各自為政,或閉卷、或開卷,或以翻譯為主、或以閱讀理解為主,五花八門,不成體統。提出ESP評估可借鑒PETS,CET,TOEFL等的舉行辦法,對學習相關課程的學生進行一年一度或一年兩度的自由性、開放性的考核和認證,給通過考核的學生頒發社會公認的資格證書。在操作形式上可借鑒國外ESP的一些評估考核方法,譬如采用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相結合的辦法,通過內部評估檢查學生對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的掌握程度,及在實際交際中運用所學語言技能的能力。呂和指出,傳統的語言測試理論和方法不能滿足ESP培養目標的要求。為教學服務的適應ESP培養模式的測試應當在真實的語境中采用真實材料來進行,測試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達到交際目的的能力。他認為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能夠有效的反映出受試者在真實的商務情境中使用語言的行為,并據此判斷受試者的商務英語語言能力。同時以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06級商務英語專業一個教學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和訪談的形式證明了商務英語職業資格認證考試,作為一種真實性測試,在ESP學習中的有效性。
楊婧則結合教學實際,對旅游英語教學中ESP教學原則的具體實施及效果作了嘗試性分析與探討。
4 結語
20多年來,關于ESP教學理論與方法的研究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國內ESP教學效果仍不盡人意,ESP教學理論與方法尚待完善,筆者認為以下兩大方面仍將是ESP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的重點研究方向。
(1)ESP教學的理論研究。雖然有眾多的外語界學者對ESP在我國的前景看好,但目前我國對它的理論研究一直處于初級階段,以專業課教師為主的任課教師的研究主要是一些教學經驗之談,而外語教師的研究則主要圍繞ESP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所應有的地位展開。作為一門特殊的語言課程,人們從語言學和語言教學法角度對它所作的研究幾乎還沒有起步,尤其是針對現階段ESP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狀況,因此,ESP教學的理論研究將是下階段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2)ESP的學習效果評價研究。ESP的學習效果評價研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一體系的研究將關系到專門用途英語這門課程的整體設置和改革的各個方面。許多學者已對ESP的教學評價進行了有效的研究,但還只是停留在初步的分析與探索上。在我國如何全面推行富有成效的專門用途英語評價模式,還有待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與規范。
參考文獻
[1] 張梓慧.ESP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探討.韓山師范學院學報,Vol.29,No.4,2008(8).
[2] 王國光.ESP教學現狀與發展初探.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2).
[3] 蔣向勇,邵娟萍.ESP課程教學特征與教學策略.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4] 何曲,易千紅,王小飛.ESP課程實驗教學探索.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4).
[5] 傅玲芳.對適應中國學生的專門用途英語課堂教學之探討.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3(2).
[6] 任鳳偉.高校ESP課程設置分析.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8).
[7] 楊婧.ESP教學原則在旅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12).
[8] 袁智敏.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任務設計研究.長春理上大學學報(高教版),Vol.4,No.12,2009(12).
[9] 陳朝暉,姜瑾.對醫學專業大學生ESP學習需求調查及其啟示.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