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智商,組織也有智商。
做媒體這些年,與很多企業打交道,以旁觀者的身份,見證了很多企業成長,也看到很多企業的不能成長。成長的企業各有各的能力,不能成長的企業卻往往有著相同的原因。那就是,組織的智商一直處于“小學二年級”的水平。
何為組織智商?簡單來講,它是指一個組織得以向前發展的內動力,是組織知識、文化和智慧的傳承與積累。我們經常討論的一個問題是“企業為什么不能越做越大”,企業的治理結構、市場方向、產業環境、領導人的抱負等等都在大家討論的范圍之內。
我想從“組織智商”的角度來解讀這個問題。雖然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信息系統可以記錄、整理甚至挖掘組織中產生的種種信息,理想的狀態是這些被積累下來的信息可以成為企業的數據財富,不會因為人員的離開而損失。但是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是人與人之間因為某種契約關系而形成的,不是數據與數據相互疊加形成的。所以,人,毫無疑問是企業智商得以提升的最關鍵因素。
換一個通俗的說法,人的發展是組織智商發展的最關鍵要素。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企業,人員的流動率過高,很多員工在一兩年之內就會離開,這樣的結果是企業里大多是缺乏經驗的新手,每一個新進員工都是從頭學起,而且是在沒有熟手帶領的條件下,因為這個企業內部沒有超過3年以上工齡的員工。
這家企業的智商一直難以得到提升,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逐年下降,因為沒有經驗和文化的積累傳承,企業競爭力也在逐年下降。客戶因為要不斷接觸陌生的新員工,也會逐漸懷疑并遠離這家企業。這種智商不斷走低的企業能夠活下來已經算是萬幸了,根本談不上發展。
所以,珍重員工,讓他們在組織中得到發展而不是天天受到指責和抱怨,是提升組織智商的簡便有效之道。樹研株式會社是日本非常有名的一家小企業,他們開發的粉末齒輪占全球超小齒輪市場的70%以上的份額,2002年推出百萬分之一克的齒輪,震驚了日本乃至全世界,之后他們又在納米級切割領域開始傾全力研發。
這家小而強的隱形冠軍之所以有如此強的競爭力,關鍵問題是其董事長松浦元男一直堅持不斷培養和發展人的理念。這家公司不采用考試的方式錄用員工,而是根據先來后到的原則,“畢業于哪所大學,成績好壞不是問題。只要給年輕人創造動機和機會,即使袖手旁觀,他們也會茁壯成長”。這家公司在研發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使其組織智商不斷提升,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在市場上卻有著超強的競爭力。
中國近幾年來經濟形勢面臨巨大挑戰,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此時就會聽到很多企業在抱怨不斷上漲的員工工資,似乎沒有企業愿意在員工的成長和發展上給予足夠的投入,甚至將員工視為無可奈何的負擔。這樣的企業很容易在經濟調整階段被淘汰。
本期的封面報道《奧美的“算法”》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家全球知名的廣告公司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延攬和發展人才,增強企業自身能力,這樣才能應對客戶的新需求,才能繼續引領廣告行業的發展。
同樣的思想在《如何修煉領導力》一文中也可以看到。領導力專家凱特·斯威特曼認為,卓越的領導者要具備勾勒愿景、培養人才、推動變革、激勵人心的能力。中國的企業家,的確需要“修煉自我,讓自己持續具備足夠的能量與領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