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虎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關愛;尊重;自治;良師;益友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7—0022—01
班主任工作是個常說常新的話題,隨著教育的發展,這項工作又面臨著新的挑戰。“90”后學生最顯著的特點是視野開闊,思維活躍但又任性、自私、沖動。新課改相對弱化了教師的權威,使得以往教師的主體地位受到了挑戰。因而,班主任工作除了需要較為深厚的管理知識和實踐經驗、很強的責任感、博大的愛心、辛勤勞動作支撐外,還需要走進學生的心靈。
班主任如何才能讓學生遵守校紀校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讓他們自覺自愿地去做呢?筆者認為班主任只有抓住學生的心,才能讓班級工作順利開展。
一、“親其師而信其道”
現在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很高,過去那種只要是老師學生就尊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學生眼里,老師必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過硬的教學能力、做事嚴謹而又不拘一格、尊重和關心學生、幽默風趣、能與時俱進……學高、身正更要知心。因此班主任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功底,取百家之長,練就一身有特點的教育教學本領,讓學生從心底里敬佩你,喜歡你。
二、愛生如子
沒有愛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班主任要真誠地關心每一個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愛,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找到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了解學生。要想讓學生親近你,喜歡你,作為班主任必須走進學生的心靈。保持高度熱情和耐心與學生交流,是班主任傾聽學生的心聲、走進學生心靈的必經之路。平時說話多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對于一些心理問題可以用說悄悄話的形式,讓他們用書信的方式來表達,通過談話了解學生需要什么。如果你對學生有很好的了解,對學生的需求具有高度的敏感,就像李鎮西老師說的那樣,要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那么他就會信任你,把你當作傾訴的對象,到了這種境界,班主任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其次,要以發展為目的,充分尊重學生并且經常贊美學生。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在他們眼里強勢、尊敬的人的尊重。這時,一個人的價值感就會放大,自信心倍增。哲學家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學生更是如此。”贊美是肯定學生必不可少的手段,如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予以表揚和贊賞,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三、適時充分地讓學生自治
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不教就達到教育的目的,即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設計等自主性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班主任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管理好一個班級,只靠班主任自己是很難做到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讓學生實行自治才能真正管好班級。筆者組建了一支由“骨干”帶頭的管理團隊,讓學生管理學生,從而達到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我時刻關注學生動態,針對一些共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精心策劃主題班會,讓學生自己找題材,自導自演,在表演中接受教育。這些活動不但讓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參與進來,也讓學生學會合作,教育自己也教育別人,這樣就可以共同建立團結、和諧、活潑的班集體,形成自檢、自律的學生個體。
四、“潤物細無聲”
“學生到學校需求的是關心和理解”。班主任要放下為人師的架子,由嚴師到良師,由良師到益友。良師是成長方向的引導者,走在學生的前面;益友是成長過程的陪伴者,走在學生中間。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開啟他們的心靈之窗,做學生生活的向導,教他們怎樣把握學習的重心,淡化壓力。同學關系緊張了,可以找他們說說心事,把問題解釋清楚,有打不開的心結了,給予疏導;家里有困難了,給些建設性的解決辦法和幫助……班主任要真誠地給予每一個學生方向上的引導和策略上的幫助,陪伴學生一起成長!
編輯:陳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