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艷
摘要: 本文闡述了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意義,分析了目前活動開展不好的四種原因,并就如何克服不利因素,更好地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以及體現新課改、落實陽光體育活動,通過討論、對比、問卷三種方法進行了探討和嘗試。總結出學校應在新課改的指導下結合陽光體育活動并聯系實際,靈活運用,發揮優勢,采用按興趣分組的自主活動模式,確保課外體育活動的成功開展。
1.研究目的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校園課余文化生活的主要手段。它不僅能消除學生一天學習上的疲勞,進行積極性休息,娛樂身心,促進健康,而且能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提高運動能力,以及擴大學生間交流,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校課外體育活動一直不能夠很好地開展。經過觀察和探討,我們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場地少,班級多,大部分學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活動,即使活動一會也不能盡興;②教師少,學生多,不能進行專門性指導和有組織的引導,錯誤動作得不到及時解決;③器材少,項目單一,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④時間短,開飯早,學生不得不放棄活動選擇吃飯。這樣就導致了學生的興趣得不到培養,個性和特長得不到發展。同時,引起學生的不滿甚至不愿活動,即使活動,也是到處亂跑不認真活動,達不到學校課外活動的目的。
根據上述情況,結合高中生生理、心理特點,以及學校師資、場地器械情況,圍繞素質教育理論,本著改革、探索、創新、發展的思想對我校課外體育活動進行改革,對如何更好地開展課外活動進行調查研究。
2.研究方法
2.1 討論法
課題組成員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現在課外體育活動模式、高中學生心理需求、素質教育理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探討,通過對老模式課外體育活動的優缺點比較和學習兄弟院校的經驗及我校特點制定出了一套適合我校更好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方案——按興趣分組活動模式。
2.2 對比法
我們將高一年級作為實驗對象,采取按興趣分組模式進行課外體育活動,即一次出來幾個班混合一起,以興趣小組為單位,一位教師帶一個小組,體育委員負責找教師借統一器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地進行活動;高二年級作為參照對象,采取老模式進行課外體育活動,就是“放羊式”課外體育活動,即一次出來幾個班,以班級為單位,一位教師帶一個班級,體育委員負責找教師借器材,學生隨意活動,下課后體育委員把器材收回就行了。結果表明:無論是出勤率還是活動積極性高一年級都遠遠超過高二年級。
2.3 問卷法
我們對高一24個教學班,從是否愿意按照自己興趣上課外體育活動;是否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所選項目;從7個項目(籃球、足球、軟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健身操)和一個綜合項目(健球、跳繩、皮筋、健步走、心理咨詢、運動處方)中精心選擇一項三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回收率為100%,學生全部愿意按照自己的興趣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并表示會積極主動參與到所選項目中。綜合項目是為部分學生可能會由于一時沒有運動愛好而專門設置的,在以往的課外活動中總會有部分學生不活動,即使活動也是出來散散步,說說話。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專門設一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對其開運動處方,為其找一項適合自己的運動。
3.結果與分析
3.1 把班級優化組合進行合理分流
限定時間,限定場地活動,同時要求沒有活動課的班級不準出來,在班里上自習或上課;吃飯時間嚴格按照學校作息時間表執行,不準提前開飯 ;時間安排可以讓下午上四節課,即原來的課外活動上成自習。這樣再把每天下午的第三節、第四節部分班級安排上課外活動,無活動課的班級上正課或自習。這不但沒有影響學生的學習,反而增加了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還有助于學校的管理和有關部門工作的開展。
3.2 采取按興趣分組活動的具體內容
3.2.1更新觀念。為了使該活動模式能準確實施,并達到目的,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認真組織學習、討論、培訓,真正理解其基本思想和實施方法。還要注重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適應新的教學要求。
3.2.2興趣選項。活動內容的選擇要體現出從學生興趣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達到實施學校課外活動的總體目標。內容要選擇大眾化、普及性,學生喜聞樂見的,健身效果顯著的,同時還要基本遵守活動要求,并與學校師資、場地設施等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活動內容。因此,目前我??稍O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七個選項和一個綜合項目(健球、跳繩、皮筋、健步走、心理咨詢、運動處方)。隨著學校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可以逐步增設更多的項目,擴大學生的選擇范圍,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和特長的需要。
3.2.3 合理分組。興趣分組首先是教師的分組,教師根據自身條件和專長選定專項班進行指導。其次是學生的分組,體育教研組組織興趣調查,并向學生介紹各項的具體活動內容和活動方案,指導學生正確選項。學生按興趣和運動基礎填報志愿,體育教研組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分組。當然,部分學生活動興趣選擇盲目或興趣改變,或部分學生通過學習,專項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產生興趣遷移,為滿足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及發展特長根據需要可以改項。
3.2.4學生活動。每節課外活動課有6個班級同時出來活動,打亂秩序,按學生興趣重新組合成30—40人 左 右的新小組,新的小組就形成了一個具有共同興趣與愛好的學習群體,學生愉快地參與學習活動,滿足個體心理需求,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由于共同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敢于展示優點,暴露缺點,互教互學,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氛圍。同時,還保障了學生有充分時間鞏固和提高體育課上所學到的知識、技術和技能。
3.2.5教師指導。教師都是根據自己的專長而選擇指導項目的,這樣,一方面自己的專長可以得到很好的鞏固、提高和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針對教學內容、比賽內容進行專門性指導,同時,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做好訓練工作和鞏固學生體育技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2.6保障設施。選項活動對場地、器材等設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校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改善設施,增加設備,添置器材,滿足學生充分運動的需要。同時,在師資配備、場地使用、課時安排、學生編排等方面都帶來一些新問題,需要得到學校領導、教務處、年級組、政教處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同配合。
4.結論與建議
總之,我校采取按興趣分組活動模式開展課外活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學生活動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生體質得到增強,學校運動隊和體育特長生得到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隨之變得豐富多彩。另一方面,學生能夠復習、鞏固體育課所學到的知識,提高技術和技能。同時,還有助于學校的管理,使學生活動有了規范化標準,展現了我校青春的活力。當然,由于是進行初期,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我們將會繼續努力,創造條件,在選項內容、組織形式、優化分組等方面繼續深入研究和嘗試,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并使學生身心得到和諧而全面發展,成為現代化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曲宗湖,季克異等.體育[M].遼寧大學出版社,1995:23-78.
[2]吳兆祥,汪偉信等.學校體育科學研究[C].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199-289.
[3]河南省實驗中學課題組.論文集[S].全國十城市第十六屆體育教學觀摩研討會,2000.
[4]騰子敬,張建華,高嶸.體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3-254.
[5]嚴紅濤等.教師道德修養讀本[M] .團結出版社,2006:12-55.
[6]周志剛.不要讓學生擠著鍛煉[N].中國體育報,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