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曙光
摘要: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通遼市職業介紹服務取得了比較快的發展。通遼市目前以公共職業介紹——政府辦為主體,面向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能水平求職人員需求,遍布市、旗縣、鄉鎮的職業介紹服務體系。本文以通遼市職業介紹體系的發展情況為依據,探討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為中小企業和求職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多樣化的服務。
一、通遼市職業介紹服務體系概況
通遼市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善的以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為主導,民辦職業介紹機構共同發展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為人力資源供需雙方提供全面的職業介紹服務,每年就業總量的85%以上通過各類人力資源市場實現。目前,全市共有10家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即市職業介紹中心和9個旗縣市區的職業介紹中心,是以職業介紹為龍頭,集職業指導、勞務輸出、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外來勞動力服務、政策法規咨詢于一體,配套完善、功能齊全,服務于求職者和用人單位。近三年,我市職業介紹中心每年組織大型勞動用工現場招聘會十多次,參會的用工單位達1000家次,提供空崗達7萬,與會求職人員達4萬人次,達成意向率40%左右。“職業介紹大篷車”走進各旗縣市區集市,發放各類宣傳資料、信息,收集、整理、發布勞務輸出信息,為各類求職人員提供免費求職登記,有組織地輸出各類就業人員。
通過不斷地探索和積累,我市職業介紹中心在為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拓展勞務輸出渠道等方面不斷積累經驗,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提高職業介紹服務質量和水平,創新共需見面洽談會的形式和方法,為廣大求職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首先,精心組織策劃,認真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與街道聯合組織招聘會活動,統一部署,幫失業人員實現就業,與街道聯合組織招聘會的活動主題是“促進社區失業人員實現就業”。統一開展“春風行動”,為廣大農村勞動者和進城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向進城求職的農村勞動者免費開放,免費就業登記,免費職業介紹,提供職業指導、政策咨詢等服務。適時召開返鄉農民工專場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殘疾人專場招聘會等系列招聘活動。其次,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送崗位、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到農牧民朋友手中。為體現人性化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針對我市地域廣闊,鄉鎮牧區信息相對閉塞的實際情況,中心開展了“職業介紹大篷車”走進鄉鎮集市活動。每年“職業介紹大篷車”走進鄉鎮集市發放各類宣傳材料,免費為農牧民朋友提供各項服務,直接向農牧民朋友面對面進行宣傳勞動保障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信息等。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農牧民更新就業觀念,學習掌握現代勞動技能,鼓勵他們積極外出打工,開闊視野,發展自己。不僅幫助農牧民了解勞動保障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維權意識,還使他們掌握公共就業服務的有關信息,同時宣傳公益性職業介紹機構和免費提供的服務內容。“職業介紹大篷車”走進鄉鎮集市活動受到了所到鄉鎮領導的好評和廣大農牧民朋友的歡迎,擴大了勞動保障工作和職業介紹工作在社會的影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公共職業介紹品牌,搭建人力資源交流平臺。為了加大宣傳力度,加強信息工作的力度,我們通過電子屏幕、宣傳欄、《通遼日報》、手機短信、政府網站、“職業介紹大篷車”、張貼海報等方式,使盡可能多的用人單位和求職人者及時了解掌握信息,收到良好效果。
(二)求真務實,開展多種形式的調研工作。
針對部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組織人員對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進行專題調研。調研人員走訪部分鄉鎮及行政村,召開座談會,對農民工進城務工在工資待遇要求、社會保障、權利保護、進城務工意愿等方面進行調查了解,并形成調研報告。對駐市多家用工企業在工資待遇、社會保障、就業人員的流量、流速等方面也進行了調研,對企業反映的招工難、人員流動性較大等問題,與企業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三)完善檔案管理工作,促進規范化建設。
檔案管理工作是職業介紹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心管理檔案已達6000多份,全部進行了統一整理,統一裝訂,統一盒封。隨著檔案庫的建成和檔案管理系統軟件的應用,現有檔案將全部實現計算機管理,并為檔案管理達標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我們在檔案管理工作中,要發揚成績,解放思想,創新管理,加強檔案管理,加快檔案現代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步伐,提高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把檔案管理工作推向一個新的水平。
二、通遼市職業介紹服務體系面臨的問題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市職業介紹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與日益增長的就業需求相比,在職業介紹服務機構的管理體制、所有制結構、建設規模、服務水平等方面,都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一些阻礙職業介紹服務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需要盡快解決。
現有的職業介紹服務水平比較低、功能不完善,不適應入世后人力資源市場發展的需求。由于傳統的對勞動力市場理解的偏差,同時又承擔著政府促進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因此很多精力關注于就業弱勢群體,調節就業競爭能力較差人群的勞動關系問題等,如下崗人員再就業、“4050”人員等,定位在了一般勞動力,而不是較高層次的人才市場。
在服務方式和手段上,由于缺少市場化服務的項目開發,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必須到職業介紹中心才能辦事、查詢信息,辦理招退工手續及申領失業保險金方面也沒有統一的網絡上辦理的便捷服務,這與現代化辦公趨勢不相符。
三、對通遼市職業介紹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的對策
在人力資源市場“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情況下,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人力資源是我國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客觀上要求我們應加速建立和完善公共職業介紹服務體系,以更好地促進就業、服務用工。
(一)進一步明確職業介紹服務的定位,加快完善職業介紹服務體系。
首先,從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維護社會公平、公正和穩定的角度出發,我市職業介紹服務機構的主要任務是為求職者提供低價優質的職業介紹服務,重點解決失業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其次,考慮到我市職業介紹服務資金主要由財政提供,本著節約、高效的原則,根據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在人員數量、場地面積和設施水平等方面的特點,在職責劃分上各有側重、相互補充。以此為基礎,科學調整和合理控制各級機構建設規模,形成精簡高效、相互銜接、運轉協調的公共職業介紹服務體系。最后,加大對職業介紹中心的改革力度,提高服務的水平和效率。在履行職業介紹服務職能時,應與政府簽訂合同,明確目標、任務和權利、義務。
(二)重視和鼓勵社會辦職業介紹服務機構的發展,取消限制性政策。
民營職業介紹機構是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的重要補充,適當發展民營職業介紹機構對于擴大就業會起到積極作用,使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有更多的渠道直接聯系。首先,理順社會辦職業介紹服務機構與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的關系。其次,改革審批和管理辦法,放手發展社會辦職業介紹服務機構。
(三)加快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對職業介紹服務市場實行統一規劃、建設與管理。
首先,統一職業介紹服務市場的建設規劃和服務標準,建立規范化的服務程序和標準,建立健全職業介紹服務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各類機構年檢審核工作的重要依據,淘汰服務達不到要求的職業介紹服務機構。其次,建立快速反應和執法高效的職業介紹服務執法檢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