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佳富 王玉芬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效果;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7—0092—01
一、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
目前,小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普遍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孩子們在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充滿了好奇及新鮮,教師要緊緊抓住課堂四十分鐘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教學活動。在教學中,英語教師應創設雙向交流的語言情景,突破每節課只用講解和機械操練教授若干單詞和句型的舊套路,采用跨課跨單元的整體教學法,經常變換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由于小學生的表現欲比較強,所以教師還應多給他們表現機會。
二、創設學習情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形式新穎、圖文并茂,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語言真實感強,富有生活氣息,有利于學生進行語言交際。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創設一些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活動,實現英語教學的生活化,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如游戲、對話、訪問、調查、表演等,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傾聽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讓學生通過體驗、參與、實踐,去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在活動化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利用各種直觀手段,如英語教學音像資源,盡量多給學生提供參加語言交際的機會,只有交際化的教學才能使學生感到所學內容有趣。
三、 養成說練習慣,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慣性
1.重視課堂讀寫訓練,夯實英語基礎知識。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只有相當量的朗誦和抄寫才能有助于英語的習得,教師必須留給學生反復朗誦和英語交際訓練的時間,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不斷的訓練中,融會貫通,正確習得。
2.創建英語文化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之外,在校園內,教師應提倡師生間、生生間用英語進行日常的交際,師生互動學習,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英語與他人開展有效交流,使其感受到成就感和快樂。
3.開展校園英語活動,創設英語交際環境。教師可以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一些英語活動,如校園英語廣播、英語角活動、英語書寫比賽、英語講故事比賽、英文朗誦比賽、英文歌曲演唱比賽等,為學生創造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機會,開闊視野,鍛煉能力,激發興趣。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