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智 陳燕
摘要: 本文從探究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入手,首先舉例分析了如何利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然后探究了如何創設實驗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最后結合實際,舉例說明了設計演示情境和巧用實驗素材激發學習興趣的辦法。
興趣是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個人接觸和認識事物的積極態度。對學生來說,興趣是推動他們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化學教學中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并且有利于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習更有效。在創設學習情境時,要力求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有啟迪性。我在中學化學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一、利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化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許多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是很緊密的。在教學設計中要理論聯系實際,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而且能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用處,學以致用。聯系日常生活實際來創設問題情境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燃燒和滅火”的一節內容時,我提問:“為什么點燃火柴后,火柴頭朝下,就能繼續燃燒,而火柴頭朝上就容易熄滅呢?”在講中和反應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情境:為什么被蜜蜂蜇了可以用肥皂水來止痛,而被黃蜂蜇了不能用肥皂水來止痛呢?利用這些日常現象,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不僅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討論,解決問題,大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二、創設實驗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無論怎么強調都不會過分”。根據實驗類型及教學目標,我們采用“實驗的結論→一般的規律→新情景中再以實驗驗證→形成一般知識規律”的研究方法,從實驗歸納和實驗探究方面設計實驗情境,以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引導探索功能。
例如,我在“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的教學中,先讓學生實驗:①Zn片插入稀H2SO4中;②Zn片、Cu片不接觸分別插入稀H2SO4中;③Zn片、Cu片接觸后插入稀H2SO4中;④Zn片、Cu片通過導線連接后插入稀H2SO4中;⑤Zn片、Cu片通過導線與電流計連接后插入稀H2SO4中;⑥電流計與1.5V干電池連接后觀察指針偏轉方向。通過以上實驗步驟,引導學生分析原電池的形成條件、電極反應,以及電極正、負極的判斷方法,進而歸納原電池要領并推測其應用。
三、設計演示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中學生思維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感性的成分居多,學生的注意力能否集中往往取決于教學是否直觀形象,所以“形象”能直接激發興趣,吸引學生投入情感,喚起學生的情景聯想,并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課堂上利用演示實驗、多媒體、錄音、掛圖、小故事、新聞報道、實物模型等,創設形式多樣、變化無窮的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元素”教學中展示地殼、海水和人體中的元素含量表;在“化學材料”的教學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銅器,以及各種現代新材料的圖片或實物;在“環境保護”的教學中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圖片資料,等等。
四、巧用實驗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以疑創境,于無疑處生疑,疑可以促進學生更多地思考,可以促使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實驗的各個環節精心設計問題,活躍沉悶的氣氛,激活學生的思維,樹立創新意識。例如:我在講氫氣具有還原性時,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前,強調學生認真觀察實驗操作過程及實驗現象。適時地提出:為什么要先通一段時間的氫氣,然后點燃酒精燈加熱?此實驗完畢后做對照實驗:當黑色的粉末完全變成紅色后,撤掉酒精燈,同時停止通入氫氣,讓學生觀察現象。然后提問:試管冷卻后為什么紅色的銅又變黑了?通過上述對照實驗,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并且印象特別深刻。在教學中處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教師的實驗操作和實驗產生的現象,可以達到掌握新知識并解決問題的目的。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每一個學生都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
總之,學生的化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創造性的過程,學生可通過探究等活動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不斷地自我發展。因此,只有在教學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充分地、適當地創設教學情境,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真正幫助他們成為化學學習活動中的主體,讓教師的有效化學教學與學生的有效化學學習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金美芳.教學過程與教學情境.高等師范教育研究[L].2001,13,(2):25-28.
[2]畢華林,元英麗.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化學教育[L].2000,(6);10-12.
[3]齊玉和,李霞.談化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創設.山東教育[L].2000,(8):33.
[4]何金蘭,劉一兵,劉曉瑭.初中化學教學理念與教學示范,2004.
[5]王允珉.中學化學教學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