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紅
【摘要】 創新意識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根本保證,是一個民族之魂.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是保障未來社會建設者的高素質. 因此,它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程,需要廣大教育人上下求索,開拓進取.
【關鍵詞】 創新;教學觀;師生觀;評價觀;探索觀
創新是一個民族之魂,是保障其能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法寶.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程,需要社會不斷地維護、引導,更需要整個教育界敢于迎接改革和挑戰,確立創新是教育的本質追求的理念,創立新的建樹,開創教育的未來. 在此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粗淺地談談個人的幾點思考,僅是管窺之見,望引發大家的思考與研討.
一、確立創新意識,建構新教學觀
人類史是發展史,是創新史,因為創新才會如此的精彩. 創新需要深入地探究與思考,努力學習新的理念,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摒棄不良的方法,掙脫應試教育的桎梏. 特別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探索與思考的熱情,引發積極的思維,誘發小學生的創造力,是我們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以深思的課題,也是我們努力追求的方向.
創設符合學生認知、經驗積累、身心特征等鮮活的教學情境,利用原型啟發、生活再現、同伴互助、合作探究等方式,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活動、訓練、發展等共同協調發展的硬道理. 教師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實踐、合作、自主等氛圍的營造上,鼓勵求異,誘發探索,搭建創新的平臺.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克服教師苦口婆心地講,學生沉悶地聽、教條地背、機械地練等耗時費力的故舊模式,一是創設童話開篇,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時間老人的故事,激發對學習的關注,喚起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習的投入;二是利用觀察自己和同組的年歷,尋找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嘗試分析其中蘊含的科學真知;三是開展比較、討論、辨析等活動,總結年歷中的數學知識,發展合作、總結、歸納、概括等方面的能力,為學生后續學習提供方法與技能;四是利用兒歌的方式,指導有效記憶與有意義記憶,保證學習的效度,如大月、小月的記憶:“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二、發展創新能力,確立新師生觀
民主、寬松、平等、開放的教學氛圍是實施創新意識培養的前提與保證, 平等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學習氛圍,會使師生間的交流更加自然流暢,求異、創新的火花才會有熠熠生輝的時空.
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定位需要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用平等的語氣、贊賞的眼光、自己的激情等吸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去,積極地進行嘗試與合作. 教學中經常性地使用親切、商量的口吻指導學生進行深思與合作,例如,“問問你的同桌,他有什么好點子?”“說說你的想法,好嗎?”“你的發現真有獨特的地方”等. 只言片語,打開了心扉,促進了和諧,生成了快樂.
三、培養創新能力,樹立新評價觀
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媒介,更是一種助推劑,欣賞性的、鼓勵性的、激勵性的評價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實效,如學生的自信心增長、探究熱情的高漲、合作意識的增強、創新的主動凸顯等.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我評價、組織學生互評、教師適宜適時的點評,讓學生勇于嘗試,敢于表述,樂于評價. 例如一個點頭贊賞、一個鼓勵眼光、一臉的微笑、一顆小紅星、一片掌聲等,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態度,喚起努力探索與創新的熱情.
四、增強創新能力,建立新探索觀
設計富有開放性、挑戰性的練習,突破教材的限制,激勵學生積極地探索、求異,實現學習的自主與獨創.
例如,筆者依據教材練習的設計,改編了這樣一道題目:小明家離學校5000米,小華家離學校3000米,兩家相距多少米?這道題改變了原來題目的呈現,減少了“小明家、學校、小華家都在一條直的平路上”的圖形提示,這就使題目更富有趣味性、開放性,也具有靈活性,給予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中適度地補充一些非常規題、開放型題,不僅能激發興趣,更能促進創新. 非常規題突破學生的認知與技能,簡單的模仿難以奏效,需要學生思維激活,尋求獨特的思維方法. 例如,教學這樣一道數學趣味題:一只蝸牛從10米深的水井底一直往井口爬,它白天可以向上爬3米,但是夜里會滑下去2米. 問:它幾天后能爬到井口?令人驚訝的是,90%左右的學生解答非常迅速,而且答案驚人的相似:3 - 2 = 1(米),10 ÷ 1 = 10(天). 面對學生的解答,教者深深地感到不安,學生望文生義,對文字間的內涵缺乏細嚼與領悟等表現,凸顯了學生思維訓練與培養的缺失. 就其癥結深思,感到“應試”在作祟,數學依然孤立于生活之外,自成了封閉的體系,解答變成了固有的邏輯聯結,缺乏新義,創新則成為一種奢望.
創新意識的缺失是創新的源泉枯竭的表現,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呢?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多深究,嘗試不同的思路,探尋靈活多樣的方法. 同時拓寬學生探究學習的時空,激勵學生勇于表達不同的見解,指導學生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辨析等活動,發揮學生的創意和想象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真正追求,不僅需要我們進行模式的改革嘗試,更需要我們洗腦,深刻地變革思想觀念模式,教師形成科學發展、和諧成長的共識,創新意識的培養才會落到實處,長此以往創新人才就會源源不斷地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