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玲
一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成長時期,良好的教育對于他們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同時又處于成長中最嚴重的逆反期,夢想形成強烈的自我色彩,在行為上表現為對原有的社會地位的不滿。如果他們在人格上的這種逆反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和正確的引導,他們便會形成反社會人格,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國家早已認識到此問題的嚴重性,不斷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普及工作,但在廣大農村學校,法制教育卻不容樂觀,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法制教育形式化。
雖然現在農村中小學在上級教育部門的督促下在開學初期的教學活動中都安排有法制教育課程或者法制教育活動,但是大都是流于形式,沒有將法制課作為專門的課程來安排,只是在班級周會中作為附帶或者是只在一學期中安排一次法制教育報告大會。這對法制教育這樣一個需要長時間、具體化的工作來說,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而此種安排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認識不到位,沒有真正地理解法制教育對于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只是作為一種應付上級檢查的工作。
(二)普及形式簡單,缺乏生動性。
因為農村地區物質條件的限制,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存在著形式單一化的問題,學生除了在班會上由班主任引導象征性地讀一些法制教育書籍,辦一期板報,最多也是能聽一次水平有限的法制教育大會,除此以外就沒有其他的什么法制活動了。對于法制教育這種需要緊密結合實際生活,解決生活疑惑的實用性極強的學科來說,以上所述的教育方式實難發揮什么實質性的作用。
(三)內容不系統,知識了解膚淺。
一般的學校會在周會的時候安排法制教育內容,但是因為沒有具體的要求,所以老師往往會隨便找點資料敷衍了事,學校也沒有指定什么具體的要求,所以老師自己找來的資料都很零散,至于教學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這種蜻蜓點水的教學方式有時候會產生誤導的惡果,學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有一次我在處理學生打架事件的時候,就有學生理直氣壯地說他打架是“自衛”,是對他名譽權的維護,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因此說,這種完成任務式的法制教育不但不利于法制意識的培養,在有的時候還會起到反面作用,實在是需要喊停。
(四)教育者法制素養跟不上,缺乏專業人才。
在許多農村學校,法制教育的任務落到了班主任的身上,由于它是一種附帶的課業設置,班主任也不會投入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何況法律學習本身就十分枯燥,許多老師在大學的時候也很少接觸法律知識,最多也就是選修一門法律知識課程,其自身的法律素養可以想象。而他們在工作以后卻要面對教育他人法制知識這樣一個很嚴肅的事情,在缺乏制度監督的情況下,他們采取的應付措施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五)沒有嚴格的考評制度,缺乏經費保障。
當法制教育是一種附帶任務的時候,不管是老師還是學校都會在心理上放松,反正不關系學期考評,只要在檢查的時候有材料,問學生的時候學生說我們上就成,也不管是怎么上或者是有沒有效果,只要在考評的時候在這個方面我是滿分就成。這都是沒有嚴格的制度考評帶來的結果。如果說法制素養也作為一門升學課程來考,我們就會看見一個不一樣的法制教育情況。當然,現實中也不乏對法制教育有深刻認識的老師和領導,但是他們雖然很努力,卻收效甚微,這是因為他們在有心進行法制教育的時候卻碰到了經費方面的不足,教師自己找材料讀需要經費投入,其他的也都要經費投入,不管是提高教師法制素養,進行法制培訓,還是請有專業水準的法制從業人員輔導、開講座,都需要經費投入。而法制教育在升學考試中沒有什么要求,所以許多學校因為經費原因,將法制教育放到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上,只要保證上面檢查的時候有可以證明自己在干的材料就好,法制教育當然也就有名無實。
二
面對農村學校的法制教育現狀,我們作為教育者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需要不斷地進行反思,爭取通過努力,使得農村青少年法制教育有一個實質性的提升,為法治國家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基于以上各種情況,我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一)加強認識,嚴格落實。
要改變農村年少年法制教育形式化的問題,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法制教育對于農村青少年的重要性,只有從思想的層面上認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將這種認識帶到教學實踐當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關注青少年的思想變化和法制教育狀況,使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對青少年成長起到指引和教育作用。
(二)開發課程資源,豐富教育形式。
新課改以后,我們的教學方法由以前的傳統教育開始向現代化教育邁進,并且收到了極好的效果,法制教育也應該進行改革,改變以前單一的教育方式,將法制教育多樣化。可以通過定期舉辦法制講座、展示法制圖片、觀看各種法制影視作品、建立問題生成長檔案、發動學生自己創辦法制知識園地等活動,豐富法制宣傳方式,使法制宣傳不再教條化,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法制觀念,自覺按照法規辦事。
(三)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活動。
在國家還沒有出臺正式的法制教育大綱等能規定法制教育具體內容材料的情況下,我們的法制教育一定要總結青少年身邊的事情,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比如說什么是“正當防衛”等青少年容易產生錯誤認識的法制概念,務必使他們能深入了解這些法律概念所隱含的條件,避免因為一知半解、自作聰明而帶來的各種犯罪。
(四)培養專門的法制教育者。
法制教育光憑一腔熱血是不行的。規范、有序的法制教育還需要有一支精明強干、法律素養過硬的專業隊伍。這就要求農村學校培訓或者在編制中注重引進這類人才,讓他們發揮專業特長,正規地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避免因為法制教育者自身法律知識不全面而使學生產生各種疑惑和誤解。
(五)形成系統的法制教育大綱。
建議將法制教育不再以一種政府文件或者是學校的考核要求的形式出現,而是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門必修課來學習,使青少年從小就接受法制教育,這樣不但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制教育,而且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長遠意義。
以上是我自己對農村學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起大家的關注,使農村青少年法制建設獲得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