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軍
摘 要:文章根據葫蘆島市中心城區及周邊各產業園區空間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提出了葫蘆島市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城市經濟的增長,內部動力是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外部動力是城市之間的相互作用。
關鍵詞:中心城區空間發展影響因素動力機制
中圖分類號:TU984.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b)-0245-01
遼寧省沿海經濟帶規劃的實施與推進不僅拉動了省域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深刻然影響著省域城市化的進程。葫蘆島市地處遼西走廊,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錦葫都市區板塊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建設與發展深受沿海經濟帶建設的拉動,又有城市發展的原動力支撐,城市空間格局正醞釀著重大的發展。
1 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影響因素
1.1 城區周邊各園區的快速發展成為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雙刃劍”
一方面,葫蘆島市域各產業園區發展迅速,已初具規模,為城鎮包括中心城區的空間拓展提供了較大的后備空間;另一方面,各園區為提速建設,封閉管理,使各園區之間及與城鎮之間從功能劃分、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急需增強相互協調與銜接,提高城市與各產業園區間全方位的和諧發展。
葫蘆島市是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機械加工、有色冶煉等產業基地,產業基礎、技術力量都較為雄厚,又有葫蘆島港托,結合城市產業基礎條件在城市周邊規劃布局了相關的產業園區。比如北側的打漁山泵業園區、龍港船舶制造園區、北港工業園區、西側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都是定位不同發展方向的工業園區,南側的中央商務區、北側的東城經濟開發區已成為中心城區的功能區。但是,各園區封閉發展的同時,確立的項目有些就不能從城市整體布局角度來考量。比如有的甚至成為新的工業、居住混雜區,工業區功能不明確,居住區又不是很和諧;有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更因為與城市有一定的空間距離,而不能有效并網和對接,這些都將會對未來城市發展和對接各產業園區造成較大的投入與偏差。于是,各產業園區與城市間形成一個不連續的極差地租較低的隔離區域,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瓶頸”區域。
1.2 行政區劃界限是依然是影響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重要因素
連山區和龍港區聯系不通暢,整合發展受到限制。多年來,連山和龍港區為兩個不同的行政區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各自為政,自成系統,獨立發展,形成兩個獨立的城區,沒有把各種分散力量整合起來。目前,兩個區域主要依靠錦葫路聯系,不利于城市整體發展。而龍灣新區商業欠發達,還沒有形成吸引力較強的中心,就業崗位少,連山城區密度過大,人均環境質量差,應當有機輸散,使外拓力量多元化。
葫蘆島市區、興城市區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海洋資源,發展潛力巨大,葫蘆島與興城市區相距僅8公里,聯系通暢,如作為一個中心城市協調發展,突出特色,形成規模,則可以在區域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但是由于行政區劃限制,地方政府和投資主體受利益驅動,開發建設效益優先,使城市布局不能統籌安排,重復建設、用地無序發展現象時有出現,既浪費了資源,又不利于整體環境建設,統一規劃、協調建設勢在必行。
1.3 城市交通通達性與便捷性是影響城市空間發展的內部動因
連山區為老城商業區,龍港區為工業、居住混雜區,龍灣新區為行政辦公與居住區,增強三個區域的交通聯系,加強三個區域與周邊各園區的交通聯系,強化各區域間的交通便捷性將會直接影響到城區間及與各園區間人員流動、出行習慣,影響到市民的生產、生活的活動范圍,影響到中心城區內部人口的空間分布,人口的空間布局將直接影響到城市空間格局的發展變化。
2 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動力機制
2.1 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原生動力是城市經濟增長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經濟與空間已經不可分割,相互融合在一起,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共同考慮,才能更好地解釋經濟與空間相互匹配的問題。經濟發展是使城市產業向周圍擴散的動力,城市職能向外疏散,各種信息、能源、人口等在城市間暢通流動,形成自上而下的拉動力,產生產業集聚和空間集聚,帶動結構調整,區位發生改變。經濟發展要求城市在其影響范圍內形成一個更大的系統,增加經濟增長帶來的綜合效益。葫蘆島市中心城區已然形成對周邊區域包括各產業園區的吸引和輻射功能,因此空間拓展己是大勢所趨。
2.2 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是城市產業升級與創新
隨著中心城區及周邊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與產業創新,新的產業必然有其新的區位選擇,產業鏈條增長,資源型工業尋找接替產業的同時也在尋找新興工業發展的空間。這將導致原有產業用地置換、整合、外遷,而城市周邊的各產業園區將為從中心城區轉移出去的產業提供接納空間,促進了原有城區空間重組。所以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高級化必將帶來城市的空間結構演變。
2.3 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外在動力是城市外部空間相互作用
中心城區商業較發達,城市功能完善,城市接納能力較強,為城市周邊各產業園區提供了較大的生活服務空間,而周邊園區為城市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接納空間;興城商業欠發達,但旅游資源豐富、服務業潛力巨大,與葫蘆島市形成城市功能上的互補。在這兩種作用下,城市空間必然要向周邊可擴展區域發展,而城市基礎設施的延伸方向將成為城市空間擴展的引導方向。
3 結語
葫蘆島市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城市經濟的增長;內部動力是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新興產業布局要求新的發展空間,而關聯產業在空間上要求集聚發展;外部動力是城市之間的相互作用,基礎設施的延伸方向成為空間擴展的引導方向。正確引導城市空間發展的動因,協調城市各功能區,對接城市周邊各園區,將會快速推動葫蘆島市城市空間的良性發展,推動葫蘆島市城市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陸修穎.區域空間結構重組:理論基礎、動力機制及其實現[J].經濟地理,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