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敏
教育是一門極富學問的藝術,在實現素質教育中,數學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是進行德育的必要途徑,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 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教會學生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就顯得非常重要. 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在日常的教學中我是這樣來進行德育教育的.
一、結合教學過程,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數學課不同于思想品德課,它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是少先隊活動,不能夠整節課對學生進行品德、說理教育,只能結合教學過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詞一句、一題一例、一圖一表進行滲透. 如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選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節約用水、用電,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又如教學“時、分、秒”時,教師可在學生初步建立了時、分、秒的概念后,通過讓學生數心跳、讀書、寫字、拍皮球等,讓學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長,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節課40分鐘里有多少個1分鐘. 從而適時地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在教學“元、角、分”時,可教育學生人民幣是國家的財產,代表著國家的尊嚴,我們應該愛護好人民幣. 另外拿教學方法來說,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使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我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要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二、要重視發揮任課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
要求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努力促進學科知識教學和德育的有機結合, 寓德育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 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雖然數學研究的是空間形式及數量間的關系,它相對抽象而枯燥,不像文科知識活潑、生動而富有情趣,但數學教學作為整個教育活動的 一部分,數學本身的知識內容和體系滲透了德育因素. 數學教師應抓住學科特點實施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書籍中最早關于勾股定理的記載,要比歐洲人的發現早幾百 年. 在學習“圓”時,向學生交代我國古代科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這比西方國家要早幾百年. 通過這些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向學生滲透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
要求教師在儀表、言行等方面為學生作出表率,努力做到“四個四”,即:“四心”(熱心、耐心、 關心、誠心),“四正”(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四導”(教導、 引導、指導、疏導),“四愛”(愛國、愛校、愛班、愛生) ,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用躬身示說、為人師表的具體言行感染學生. 數學課上,教師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方法. 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 例如:上課時,教師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 輔導“后進生”要耐心、細致,使學生在教師的表率作用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四、通過數學訓練,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
數學是一門系統嚴謹、論證嚴格的學科,要求運籌有章,計算有法,應用有方,分析有規,始終要求人們不可違背數學的科學規范. 在數學教學中,應著意引導學生分析、推理、概括、判斷、遵循一定的邏輯規律,做到步步有據可依、有理可推. 通過對數學解題規范性的訓練,嚴格要求書寫整潔,認真練習,有錯必改,使學生形成嚴謹認真的作風,明白數學來不得半點虛偽和欺詐,需要的是誠實、正直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在解題教學訓練中,教師還可以經常鞭策、鼓勵學生,去克服、解決一些困難,或者有意設置一些難點讓學生去突破,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以此來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積極探索的精神. 還可以用數學家解決數學問題不屈不撓的故事激勵學生,用他們自己過去取得的成績,用已經取得的進展鼓舞學生,并設計一些問題在班級中征解,開展競賽式練習,并及時進行公布表彰. 學生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領略到數學的真諦,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高漲的熱情,才會主動積極地不斷進取,努力去探索數學天地的奧妙.
五、用教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學生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教師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也是深遠的. 其中教師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主要方法.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感染學生,我們要以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 上課時,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 板書設計、語言表達、教師的儀表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感受到美的教育. 輔導“問題生”要耐心、細致,使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若教師在教學中,老板著面孔,死氣沉沉,則教室的氣氛必然緊張、嚴肅,學生容易產生一種壓抑感,他們學習的潛能就挖掘不出來.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將師生的感情融于認知活動中,使學生在一種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
綜合上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知識的運用和實踐應用都為德育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上是我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幾點體會,既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信心. 我們要將德育滲透于數學教學之中, 發揮數學學科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