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萍 張錦明
摘要近年來,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的研究已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方向,本文以“工程圖的識讀與繪制”課程為例,從課程設計的理念、課程開發流程、課程情境設計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闡述了基于過程的課程設計與開發的過程,以供高職學校在課程開發時借鑒。
關鍵詞工程圖工作過程課程設計開發
近年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逐漸傳入我國,其中一些職業教育的核心理念已被我國職業教育界接受并加以實踐。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的研究已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方向。所謂工作過程,是指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诠ぷ鬟^程導向的課程模式是根據產品、項目的工作過程系統確定學習領域后,以學生為中心而設計的課程模式,由于緊緊圍繞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因而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色。
1 課程在教學中的地位
《工程圖的識讀與繪制》是直接服務于機械加工領域專業群各崗位的核心技能課程。在產品制造中,產品的圖樣識讀與測繪是加工及技術人員交流工程技術思想、制造信息的基本工具與方法手段,無論是設備操作還是加工編程、工藝編制,“圖樣識讀”是其崗位的首要工作任務,“識圖與繪制”是編程員、工藝員、檢驗員崗位的典型工作之一。從課程體系上,本課程是機械加工領域專業群引入專業的首門課程,課程所形成的“圖樣識讀與繪制”工作能力,是開展專業學習領域其它課程學習的基礎,并在后續涉及機械產品設計與加工技術、制造工藝、設備操作等若干課程以及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持續貫穿運用與提高。
2 課程設計的理念
本課程堅持以就業崗位為導向,以職業培養能力為重點,按照工作過程對課程內容進行序化,即將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以工作過程為參照系整合、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技能訓練整合、專業能力培養與職業素質培養整合、工作過程與學生認知心理過程整合。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同時充分考慮高等職業教育對理論知識學習的需要,并融合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對知識、技能的要求。
3 課程開發流程
通過對行業背景及人才需求情況調研確定職業崗位群,通過對職業崗位群工作過程分析,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實現對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充分發揮行業企業一線技術專家的作用,依托典型工作任務對有關行動領域進行分析,進而有針對性的設置專業核心課程(學習領域),對學習領域進入深入剖析,進行課程標準開發,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情境、課程資源、課程評價等。
4 課程學習項目的設計
經過企業專家、課程專家及專業教師的共同研究,并結合機加工崗位群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以“一條主線”:機械產品圖樣的識讀與繪制。“三個層面”:二維與三維空間思維訓練、工程圖樣基礎訓練、機械部件測繪綜合訓練構建本課程教學體系。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共包含三大模塊:機械制圖模塊、計算機繪圖模塊及綜合知識應用與實訓模塊。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按照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確定各模塊的學習項目。機械制圖模塊包含了四個項目:繪制平面圖形、繪制簡單零件視圖、零件圖的識讀與繪制、裝配圖的識讀與繪制。計算機繪制模塊同樣包含四個項目:繪制二維平面圖形、繪制零件圖、繪制裝配圖、繪制簡單實體的立體圖。綜合知識應用與實訓模塊包括三個項目:組合體測繪、零件測繪、部件測繪。
5 課程學習任務的設計
每個項目含有若干個工作任務,在設計工作任務時,同樣要遵行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下面以機械制圖模塊中“零件圖的識讀與繪制”項目以及計算機繪圖模塊中“繪制二維平面圖形”項目加以說明?!傲慵D的識讀與繪制”項目包含四個學習任務:齒輪軸的識讀與繪制、法蘭盤的識讀與繪制、撥叉的識讀與繪制和泵體的識讀與繪制,通過該項目四個任務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零件圖的識讀和繪制方法?!袄L制二維平面圖形”項目包括六個學習任務:繪制墊片、繪制五角星、繪制槽輪、繪制凸輪、繪制吊鉤、繪制軸承座三視圖。通過這六個任務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阿AutoCAD常用繪圖命令、編輯編輯以及輔助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所磷選的工作任務大都來自于企業生產實際典型產品,任務之間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6 教學評價
項目教學法是以典型產品為載體展開的技能與知識的學習,強調的是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凸顯的是做學合一的學習方式,培養的是學生自主性研究性的學習能力,指引的是學生終生學習、自我發展的成才之路,為此,常規教學方法的評價方式已不能適應項目教學的需要。項目教學的評價要能激勵學生團隊的合作精神,素養的不斷提升,技能的有效發展,知識的自主形成等。項目教學的學習評價對技能、知識的學習常常起著四兩拔千斤的作用,在評價過程中力求做到:
(1)評價主體多元化。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這有利于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實現真正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2)評價內容多元化。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自主能力、合作精神等。(3)評價過程多元化。不僅要有結果性評價,還要有過程性評價,還應強調過程中的即時評價和過程之后的延時評價。
7 結語
新課程形成了以就業為導向,工作任務驅動的工學結合課程體系,增強了老師與企業的聯系 ,提高了教師課程開發和教學設計能力,提高了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肮こ虉D的識讀與繪制” 課程開發和教學設計對高職學校其他課程的開發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